[实用新型]一种线路无破皮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4359.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5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伍伟才;段宝成;张军荣;李锋伟;周振兴;李强;陈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上海)挖掘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无破皮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路无破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前部设有开口槽,固定架上位于开口槽后面的结构为与开口槽相通的中空结构,固定架上设有与中空结构相通的闭口槽孔,固定架的中空结构内设有空心的导杆,导杆上设有可以在闭口槽孔内前后移动的凸起,导杆内设有可以前后移动的滑针,滑针的后端固定在上帽上,上帽前端与固定架的后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上帽带动探针滑动,固定架卡主导线,旋转上帽带动探针即可方便的将探针与导线导通,破皮方便无损伤,操作简便、安全快速。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无破皮检测装置能解决导线无破皮检测装置,又能确保原导体安全和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无破皮检测装置,属于电气工程与电子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气工程与电子工程领域,线路的检测与故障排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在线路检查过程,通常需要使用电工工具与测量仪器,各个测量仪器仪表检测时都需要与线路或导体连接或导通,通常需要用仪表针去接触导体,尤其带点作业导体危险极高。由于导线外部具有绝缘防护,不能直接与导线内部金属连接,通常需要将导线绝缘皮剥开或断开,这都会影响原导线的防水、通电与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导线绝缘皮剥开或断开的情况下,使用仪表针检测线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线路无破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前部设有开口槽,固定架上位于开口槽后面的结构为与开口槽相通的中空结构,固定架上设有与中空结构相通的闭口槽孔,固定架的中空结构内设有空心的导杆,导杆上设有可以在闭口槽孔内前后移动的凸起,导杆内设有可以前后移动的滑针,滑针的后端固定在上帽上,上帽前端与固定架的后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导杆内设有弹簧,弹簧套在滑针上,弹簧的前端顶在导杆的前端,弹簧的后端顶在滑针的后端。
优选地,所述的滑针的后端设有固定块,上帽的前端设有小孔,上帽的后面为空心结构,固定块的后端穿过上帽前端的小孔与针座固定连接;固定块前端的外径和针座前端的外径均大于上帽前端小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架的中间为小圆管结构,固定架的后部为与小圆管结构后端连接的大圆管结构,固定架的前部为与小圆管结构前端连接的开口结构,开口结构的前端设有锥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导杆的中心轴至凸起顶端的距离小于大圆管结构的最大半径且大于小圆管结构的最大半径。
优选地,所述的开口结构的两侧均设有切口;小圆管结构与大圆管结构之间设有用于过渡连接的喇叭口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上帽前端与固定架的后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开口槽的前端设有卡口;导杆的前端设有卡槽。
优选地,所述的卡口为齿状结构;卡槽的宽度与导线的外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上帽带动探针滑动,固定架卡主导线,旋转上帽带动探针即可方便的将探针与导线导通,破皮方便无损伤,操作简便、安全快速。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无破皮检测装置能解决导线无破皮检测装置,又能确保原导体安全和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线路无破皮检测装置的轴测视图;
图2为一种线路无破皮检测装置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一种线路无破皮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一种线路无破皮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5为一种线路无破皮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上海)挖掘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龙工(上海)挖掘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4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灯控制系统
- 下一篇:弹性抗风支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