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叶片主梁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5202.1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航;孙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科技(萍乡)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33/68;B29C70/54;B29L31/08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董超君 |
地址: | 337200 江西省萍***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主梁模具,它包括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两侧分别设有一挡边,在定位板与挡边所围成的腔内从底部起依次铺设导流网、多孔膜及脱模布,其中多孔膜与脱模布为U形且均位于导流网上,所述脱模布内容置主梁产品,所述多孔膜与脱模布开口同时朝向一挡边处,使得多孔膜、导流网及脱模布三种辅材做成一体化,且多孔膜与脱模布开口朝向一侧,在不影响灌注工作情况下,防止了辅材被夹入模具中。本实用新型在主梁灌注过程中能有效防止杂质或辅材被夹入灌注模具中,从而减少产品质量缺陷,保证灌注过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叶片主梁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风电叶片主梁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风电叶片在朝着“大”的方向发展,大型叶片对生产质量、重量的要求更高。主梁是叶片生产的关键部件,通常大型叶片主梁由于布层厚、宽度大,因此灌注难以一次成型,而且在灌注成型过程中会有杂质及辅料混入的风险,为了降低叶片制造质量缺陷风险,提高新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止杂质进入模具内,且辅材不会影响灌注的模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电叶片主梁模具,其在主梁灌注过程中能有效防止杂质或辅材被夹入灌注模具中,从而减少产品质量缺陷,保证灌注过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两侧分别设有一挡边,在定位板与挡边所围成的腔内从底部起依次铺设导流网、多孔膜及脱模布,其中多孔膜与脱模布为U形且均位于导流网上,所述脱模布内容置主梁产品,所述多孔膜与脱模布开口同时朝向一挡边处,使得多孔膜、导流网及脱模布三种辅材做成一体化,且多孔膜与脱模布开口朝向一侧,在不影响灌注工作情况下,防止了辅材被夹入模具中。
优选地,所述多孔膜与脱模布均通过粘接剂粘于导流网上。
优选地,所述一挡边位于注胶侧,另一挡边位于抽气侧,其中多孔膜与脱模布开口朝向注胶侧的挡边。
优选地,所述定位板底部中间位置高于两侧。
优选地,所述导流网采用半渗透性透气膜。
优选地,所述挡边采用玻璃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电叶片主梁模具,其模具型面两侧均设有挡边,型面与挡边形成灌注腔室,腔室内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导流网、多孔膜及脱模布,多孔膜与脱模布均为U形,主梁灌注于脱模布内,脱模布与多孔膜的开口朝向注胶口处挡边,而另一侧挡边的多孔膜与脱模布均为密封状,因此只需要注意注胶口处的脱模布与多孔膜,不同于现有技术中脱模布与多孔膜上下层铺设设计,该种上下层脱模布与多孔膜通常是采用底部铺设以及开口处覆盖铺设,因此上下层的脱模布与多孔膜两侧均为开口设置,注胶过程中两侧很容易被夹入模具中,而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则大大降低了这种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断面示意图。
其中,1、定位板,2、挡边,3、导流网,4、多孔膜,5、脱模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电叶片主梁模具,如图1所示,它包括一定位板1,定位板1两侧分别设有一挡边2,在定位板1与挡边2所围成的腔内从底部起依次铺设导流网3、多孔膜4及脱模布5,其中多孔膜4与脱模布5为U形且均位于导流网3上,脱模布5内容置主梁产品,多孔膜4与脱模布5开口同时朝向一挡边处2,在注胶过程中,由于脱模布5与多孔膜4的覆盖,能有效防止杂质进入模具内,且上下层为一体,主梁成型后无需再进行修边操作。
多孔膜4与脱模布5均通过粘接剂粘于导流网3上,防止脱模布5与多孔膜4褶皱而影响注胶效果,多孔膜4与脱模布5的具体型号根据主梁型号而制定,在此不赘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科技(萍乡)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未经中材科技(萍乡)风电叶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5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