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手势感应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5955.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9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钱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力加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45 | 分类号: | H03K17/945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杨雷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手势 感应 开关 | ||
一种微波手势感应开关,它涉及感应开关技术领域。它包含保护罩、安装板、感应装置、内置保护罩,所述的保护罩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锯齿条,保护罩通过锯齿条卡在安装板的外侧,所述的安装板的内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的感应装置卡在放置槽的内部,所述的内置保护罩卡在感应装置的外侧,它结构简单,采用微波自发自收的工作方式,设备反应速度快,不受温度、光线、灰尘的影响,能够在同等的工作环境中,实现比红外更稳定的工作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手势感应开关。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感应开关泛指人体红外智能感应开关,是一种当有人从红外感应探测区域经过而自动启动的开关,人体红外感应开关的主要器件为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左右,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探测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触发开关动作。人不离开感应范围,开关将持续接通;人离开后或在感应区域内长时间无动作,开关将自动延时关闭负载。
目前市面上控制室内自动门(如医院内的医用门)的开关多以红外线感应开关为主,经过市场使用总结以及客户不断反馈得知,红外感应的缺点很明显,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缺点:1、夏天温度高的时候(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其红外器件容易受温度的影响,感应距离会变近;2、如果红外感应器件前段有灰尘的话,感应距离明显不稳定,感应距离会变近;3、红外感应器件对光线特别敏感,当阳光或高频率照明灯光对红外器件照射时,红外感应器会变的异常不稳定,其感应距离会忽远忽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微波手势感应开关开关,它结构简单,采用微波自发自收的工作方式,设备反应速度快,不受温度、光线、灰尘的影响,能够在同等的工作环境中,实现比红外更稳定的工作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保护罩1、安装板2、感应装置3、内置保护罩4,所述的保护罩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锯齿条11,保护罩1通过锯齿条11卡在安装板2的外侧,所述的安装板2 的内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放置槽21,所述的感应装置3卡在放置槽21的内部,所述的内置保护罩4卡在感应装置3的外侧。
所述的感应装置3的内部安装有微波控制装置31,微波控制装置3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旋钮32,感应装置3的上部设置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接线槽。
所述的内置保护罩4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的散热槽41,内置保护罩 4的上方与感应装置3上方接线槽相随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42。
所述的安装板2与微波控制装置31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圆弧槽5。
所述的感应装置3的外部上下两侧靠近安装板2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卡 6,感应装置3的另一端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凹槽7。
所述的内置保护罩4的上部与感应装置3上部凹槽7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块8,内置保护罩4的下方与感应装置3下部凹槽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勾9。
所述的保护罩1为圆弧形结构或平面形结构其中一种。
所述的微波控制装置31的微波主频率为24.125G。
所述的安装板2的外形采用控制面板86通用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采用微波自发自收的工作方式,设备反应速度快,不受温度、光线、灰尘的影响,能够在同等的工作环境中,实现比红外更稳定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力加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力加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5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 下一篇:USB防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