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媒冷却散热结构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6553.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7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源;王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4 | 分类号: | F24F1/24;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康秀敏;江平国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媒 冷却 散热 结构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媒冷却散热结构,设置在空调外壳内,用于对电控盒进行散热,包括中隔板和板式散热器,所述的中隔板将所述空调外壳内的空间分隔出低压腔和常温腔,所述板式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常温腔内,所述板式散热器穿过所述空调外壳与所述电控盒连接,所述板式散热器与空调外壳内设置的蒸发器组件连通,该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冷媒冷却散热结构。该实用新型提出的冷媒冷却散热结构,利用冷媒冷却结构隔离发热源电控盒与低温的低压腔,能够避免在电控盒的散热器和钣金壁上产生凝露,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媒冷却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空调机组安装在室外,经常处在高温、雨雪等环境中,如果需要对电控盒进行密封,密封后电控盒还需要冷媒散热器对其进行散热,现有高静压风管式空调的驱动模块散热方式通常采用翅片式散热器散热,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外壳1内部形成低压腔10,风机部件11设置在低压腔10内,蒸发器组件15通过蒸发器固定板14与左侧壁13连接,左侧壁13的外侧固定有电控盒2,电控盒2与左侧壁13连接的一侧设置有翅片散热器22,翅片散热器22穿过电控盒2上的侧板21,侧板21两侧分别设置有外侧海绵25和内侧海绵26,翅片散热器22的翅片端放置于风机部件11所在的低压腔10,利用低压腔10的低温及吸风环境对翅片散热器22进行降温散热。
但是由于低压腔10的低压吸风环境,电控盒2上的侧板21及翅片散热器22上极易产生凝露水,若密封处理不当凝露水容易流入电控盒2内部造成电气安全隐患,同时由于运行时发热的电控盒2与低温的低压腔10钣金接触也易产生凝露水造成相同的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需要发明一种冷媒冷却散热结构,能够隔离发热源电控盒与空调内部低温的低压腔,避免冷热交接产生凝露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控盒运行时与空调内部低温腔冷热交替产生冷凝水,造成电气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媒冷却散热结构。
一种冷媒冷却散热结构,设置在空调外壳内,包括中隔板和板式散热器,所述的中隔板将所述空调外壳内的空间分隔出低压腔和常温腔,所述板式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常温腔内,所述板式散热器穿过所述空调外壳与所述电控盒连接,所述板式散热器与空调外壳内设置的蒸发器组件连通。该设置利用冷媒冷却结构隔离发热源电控盒与低温的低压腔,能够避免冷热交接在电控盒的散热器和钣金壁上产生凝露。
进一步的,所述中隔板一端与所述空调外壳的前部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组件的侧壁固定连接。该设置中隔板同时能对蒸发器组件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中隔板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二壁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三壁,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空调外壳的左部侧壁距离为L1,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空调外壳的左部侧壁距离为L2,L10,L20,且L2L1。该设置能够使中隔板与空调外壳保持一定距离,保证所述第一壁与空调外壳的左部侧壁之间能够安装板式散热器,所述第三壁与空调外壳的左部侧壁之间能够安装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中隔板上设置有隔板海绵,所述隔板海绵包覆在所述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上,所述隔板海绵设置在所述低压腔内。该设置能够吸附低压腔内在中隔板上产生凝露,避免凝露流入常温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板式散热器包括内散热器、外散热器和冷却管,所述内散热器和所述外散热器固定连接,所述内散热器与所述电控盒固定连接,所述内散热器和所述外散热器之间穿设有冷却管。该设置相对于翅片散热器来说,散热孔少,能够大大减少凝露沿散热器流入电控盒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6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