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埋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9025.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1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大经纬地热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埋换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埋换热装置,包括杆体和连接垫板,所述杆体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连接垫板设置在所述杆体开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内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沿杆体轴向螺旋延伸,且所述进液管贴合于所述杆体内壁;所述出液管沿杆体轴向直线延伸;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在杆体内部连通;所述进液管用于导入热交换介质,所述出液管用于导出热交换介质。通过设置沿杆体轴向螺旋延伸的进液管,相比传统U形管,本设计的进液管与杆体外地下水和/或岩土体接触面积更大、接触更均匀,热交换介质在地下停留的时间更长,吸收的热量更多,换热效果好,并通过直线延伸的出液管将充分换热的热交换介质导向地面向地面建筑物供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埋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是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将换热管路埋于地下提取地源热能,然后将地源热能提供给建筑物,这种既环保、又节能的方式正被广泛使用。现有的一种做法是在锚杆中设置U形盘管,在管内通入换热流体,通过换热流体与锚杆外周砂石土壤和/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以使锚杆在抗浮、抗拔、挡土支护作用的同时,可以进行浅层地热转换,起到锚杆和地源热泵换热器的双重作用。
但现有的换热锚杆由于管状换热器为U形,导致换热流体在地下的停留时间较短,以及地下水和/或岩土体与U形管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换热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埋换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换热锚杆中U形管设计导致换热流体在地下的停留时间较短,以及地下水和/或岩土体与U形管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换热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预埋换热装置,包括杆体和连接垫板,所述杆体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连接垫板设置在所述杆体开口处,所述杆体内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沿杆体轴向螺旋延伸,且所述进液管贴合于所述杆体内壁;所述出液管沿杆体轴向直线延伸;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分别穿过连接垫板后在杆体内部连通;所述进液管用于导入热交换介质,所述出液管用于导出热交换介质。
可选地,所述进液管上设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贴合于杆体内壁。
可选地,所述杆体内设有换热囊,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通过所述换热囊连通。
可选地,所述换热囊靠近进液管一侧设有隔板,所述进液管及出液管穿过隔板后与换热囊连通。
可选地,所述连接垫板朝向杆体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隔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出液管套设在所述连接杆内。
可选地,所述隔板和所述连接垫板之间填充有水泥砂浆。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埋换热装置,包括杆体和连接垫板,所述杆体中空且一端开口,所述连接垫板设置在所述杆体开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内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沿杆体轴向螺旋延伸,且所述进液管贴合于所述杆体内壁;所述出液管沿杆体轴向直线延伸;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在杆体内部连通;所述进液管用于导入热交换介质,所述出液管用于导出热交换介质。通过设置沿杆体轴向螺旋延伸的进液管,相比传统U形管,本设计的进液管与杆体外地下水和/或岩土体接触面积更大、接触更均匀,热交换介质在地下停留的时间更长,吸收的热量更多,换热效果好,并通过直线延伸的出液管将充分换热的热交换介质导向地面向地面建筑物供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大经纬地热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大经纬地热开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9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织袋生产过程的冷水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