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模型制作用后期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0746.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0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吕翔亘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潜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55/06;B24B55/12;B24B55/03 |
代理公司: | 武汉兮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6 | 代理人: | 刘志强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制作 后期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模型制作用后期打磨装置,包括线管、外壳、固定框和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线管,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口,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口,且连接口的底部设置有废料收集箱,所述连接口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废料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外壳,外壳就会带动滑块移动,当滑块在滑槽中移动到另一边时,外壳就会与装置本体分开,然后就可以把装置本体分开,实现了拆卸方便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涉及打磨装置,具体为一种3D模型制作用后期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在3D打印过程中,模型存在加热与冷却凝固,这意味着热胀冷缩作用在模型成型的全过程,由于模型壁厚、散热的均匀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模型外表面常常呈现凹凸不平,当模型外表面有较高要求时,常常需要对成型后的模型进行打磨,但是,现有的3D模型制作用后期打磨装置存在许多问题或缺陷:
第一,现有的3D模型制作用后期打磨装置没有对废料及进行收集,导致产生的灰尘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第二,现有的3D模型制作用后期打磨装置没有冷却设备,导致装置温度过高从而导致装置损坏;
第三,现有的3D模型制作用后期打磨装置拆卸不方便,导致维修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模型制作用后期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废料处理、没有对装置进行冷却和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模型制作用后期打磨装置,包括线管、外壳、固定框和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线管,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口,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口,且连接口的底部设置有废料收集箱,所述连接口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废料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且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啮合,所述装置本体的外部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内部镶嵌有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板,固定框的底部设置有箱体,箱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泵体,泵体用来进行抽冷却液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冷却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在冷却板的内部呈现‘蛇’形排列,泵体上安装有冷却管,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箱体的内部,冷却管可以用来进行冷却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一端通过连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电机用来提供动力。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底部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打磨片,打磨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栓,打磨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运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打磨片进行打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上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风口,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废料收集箱的内部,第一风机用来进行清除灰尘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D模型制作用后期打磨装置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潜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潜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0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