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杀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0893.4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2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雷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苏仙区绿缘野生藤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杀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属于茶叶生产领域。包括滚筒结构的滚筒杀青室,滚筒杀青室外侧设有加热腔,加热腔中设有多个加热板;滚筒杀青室内设有多个蒸汽分管,蒸汽分管在滚筒杀青室内环型均匀分布;滚筒杀青室内设有微波发生器。本装置在滚筒杀青室外环型分布有加热板,能够使整个滚筒杀青室内的温度恒定,且受热均匀,提高杀青的效果;杀青室内将微波发生器和水蒸气相互结合,能够使茶叶在高温下汽蒸,提高茶叶的香气和色泽,滚筒在旋转过程中,由于棱条的存在,能够内部茶叶不停的翻转,使受热均匀,提高杀青效果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现有的杀青方式主要包括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蒸青和炒青法是目前普遍使用。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目前的杀青设备主要包括有滚筒杀青机、蒸汽杀青机、热风茶叶杀青机和微波杀青机;微波杀青机是利用物料自身水分形成蒸汽环境,在加上高频微波的震荡作用,杀青效果好,物料色泽鲜艳。现有的微波杀青机中需要设置多层物料架,同时需要在内部增加物料水汽抑制装置来保障杀青的环境和杀青温度;且茶叶无法翻动,造成杀青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合滚筒和微波,结构简单,杀青均匀且快速的茶叶杀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滚筒结构的滚筒杀青室,所述滚筒杀青室外侧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中设有多个加热板;
所述滚筒杀青室的其中一端为驱动端;所述驱动端外设有驱动外壳;所述驱动端上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齿轮和链条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轴为空心,所述驱动端与转轴连接处为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空心的转轴与外界相通;所述驱动外壳上设有排气冒;
所述滚筒杀青室内设有多个蒸汽分管,所述蒸汽分管在滚筒杀青室内环型均匀分布;所述滚筒杀青室上驱动端的对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滚筒杀青室外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进气口与蒸汽分管连接;所述进气管与进气口之间设有单向旋转接头;
所述滚筒杀青室内设有微波发生器;所述滚筒杀青室内侧壁上设有多个棱条;所述棱条沿滚筒杀青室内壁环型均匀分布;
所述滚筒杀青室的侧面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延伸至加热腔外;所述出料口延伸至加热腔外;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闸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与所述滚筒杀青室的转轴平行;且所述加热板在加热腔中以滚筒杀青为中心环型均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冒在所述驱动外壳上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气冒为网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处固定设有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为锥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棱条的横截面为梯形。
驱动外壳内设有绝热通道,绝热通道内用于保护微波发生器的连接线,微波发生器的连接线通过绝热通道与外界的电源连接,保障微波发生器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茶叶杀青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在滚筒杀青室外环型分布有加热板,能够使整个滚筒杀青室内的温度恒定,且受热均匀,提高杀青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苏仙区绿缘野生藤茶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市苏仙区绿缘野生藤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0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油生产系统
- 下一篇:应用于城市垃圾中转站的多介质洗涤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