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nlay复合平板模切用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1900.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4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许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元芯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188 | 分类号: | B65H23/188;B65H23/26;B65H23/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徐文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nlay 复合 平板 模切用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nlay复合平板模切用缓冲装置,包括一缓冲辊,该缓冲辊通过缓冲升降导轨、缓冲升降滑块的配合安装在复合机架上;所述缓冲辊包括一缓冲滚筒以及内置于缓冲滚筒内的缓冲轴,在缓冲滚筒的外侧还设置有一对导向限位环,在两个导向限位环之间留有容复合后的料带通过的间隙,所述缓冲滚筒与缓冲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缓冲辊、缓冲升降导轨、缓冲升降滑块三者的配合从而实现了不同高度的料带的缓冲,以缓和Inlay标签复合单元、平板模切单元的不同输送速度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inlay复合平板模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nlay复合平板模切用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Inlay 是智能卡行业专用术语,是指一种由多层PVC片材含有芯片及线圈层合在一起的预层压产品。一般由两层或三层组成。表面无任何印刷图案,INLAY产品适用多品种卡片的前期大量生产。INLAY上下再覆上有不同印刷图案的材料通过再次层压就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接触卡片。
目前,在Inlay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将Inlay标签与面材、底材复合而成,例如,在专利CN106599978A中就提到了一种inlay电子标签的生产装置,包括触控开关、inlay卷材进料辊、纠偏器、不干胶标签进料辊、辅料进料辊、复合机构、第一收料辊、复合模切机构、第二收料辊、成品收料辊和同步控制器,第一色标传感器、第二色标传感器,复合机构中设置有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设置有软质、耐磨橡胶层的压紧上轮和压紧下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上述inlay电子标签的生产方法。本结构的inlay电子标签的生产装置具有卷材防抖功能,提高整机稳定性;同时,通过的真空吸附式收卷/排废结构,保证收放卷平稳,提升速度;另外,该生产装置还设置有3组色标传感器微调机构,能够实现方便纸材纠偏对位调整,提高调机速度。
上述的inlay电子标签的生产装置其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对inlay进行模切时,采用的是转刀、平刀、真空鼓等部件的配合来实现的,由转刀旋转时与平刀配合来实现Inlay的等距切断,现有的转刀的结构通常是在圆轴的圆周表面上贴合一层模切刀具,然后通过圆轴的旋转来实现对Inlay标签的等距切断,而这样一种切断的方式,对于Inlay标签的切断距离是受到模切刀具的尺寸的影响的,即一种尺寸的模切刀具只能实现一种规格的Inlay标签的切断的,当需要切断不同规格的Inlay标签时,就需要在圆轴上贴合不同尺寸的模切刀具来进行配合,其通用性不强,而且这种模切刀具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因此当需要生产的Inlay标签的规格较多时,就需要多种规格的模切刀具,成本也比较高。
因此,针对上述的这种情况,现提出了一种平板模切的方式,利用平板模切机来对复合后的inlay料带进行切断,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发现,Inlay标签复合是连续进行的,而平板模切机在对Inlay标签进行切断的过程中是有一个暂停的过程的,即不能进行连续输送,这样一种方式,就导致Inlay标签复合的输送与平板模切机的输送时不一致的,因此,就需要研究出一种能够对两者之间的输送进行缓冲的装置,以实现连续化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Inlay标签复合单元与平板模切单元起到缓冲作用的inlay复合平板模切用缓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inlay复合平板模切用缓冲装置,inlay复合平板模切包括一复合机架,在复合机架上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Inlay标签复合单元、平板模切单元,其创新点在于:缓冲装置设置在Inlay标签复合单元与平板模切单元之间;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一缓冲辊,该缓冲辊通过缓冲升降导轨、缓冲升降滑块的配合安装在复合机架上;
所述缓冲辊包括一缓冲滚筒以及内置于缓冲滚筒内的缓冲轴,在缓冲滚筒的外侧还设置有一对导向限位环,在两个导向限位环之间留有容复合后的料带通过的间隙,所述缓冲滚筒与缓冲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元芯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元芯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1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