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对多识别功能的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2861.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0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远政;宋晟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科瑞信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40;H02J50/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于晶晶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识别 功能 无线 充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多对多识别功能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端和无线充电发射端,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接收端MCU和接收端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发射端拨码开关、发射端MCU及发射端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接收端MCU和接收端无线通讯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发射端拨码开关电路和发射端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发射端MCU通信连接,接收端无线通讯模块和发射端无线通信模块建立用于传输地址数据和实现充电数据交互的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适配范围广,适配过程简单,能有效减少时间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充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多对多识别功能的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系统多为一对一识别,即一台接收端对一台发射端定点充电,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就近充电,必须找到与接收端对应的发射端才能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方式对于大型应用场景的管控过于繁琐,工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具有多对多识别功能的无线充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多对多识别功能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端和无线充电发射端,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接收端MCU和接收端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发射端拨码开关、发射端MCU及发射端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接收端MCU和接收端无线通讯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发射端拨码开关电路和发射端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发射端MCU通信连接,接收端无线通讯模块和发射端无线通信模块建立用于传输地址数据和实现充电数据交互的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收端MCU与上位机通信连接,上位机通过RS232通信芯片通过信号隔离模块与接收端MCU通信连接。
优选的,接收端MCU的数据发送接口与接收端无线通讯模块的数据接收接口连接,接收端MCU的数据接收接口与接收端无线通讯模块的数据发送接口连接,接收端无线通讯模块的AUX接口和SET接口分别与接收端MCU相应的GPIO 接口连接。
优选的,发射端MCU的数据发送接口与发射端无线通讯模块的数据接收接口连接,发射端MCU的数据接收接口与发射端无线通讯模块的数据发送接口连接,发射端无线通讯模块的AUX接口和SET接口分别与发射端MCU相应的GPIO 接口连接,发射端MCU通过相应GPIO接口与发射端拨码开关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对多识别功能的无线充电系统,该系统识别范围广,适配过程简单,不需其他辅助设备协助识别,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上位机与接收端MCU的连接方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MCU与无线通讯模块接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拨码开关与MCU的连接方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开机配对工作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关机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
以下为其中一种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科瑞信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科瑞信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2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腔沥汤式电饭锅
- 下一篇:适于农村建筑改造的节能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