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粉碎熔化原料蜡为一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4279.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5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献夫;宋冬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远东美连精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9 | 代理人: | 朱紫晓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碎 熔化 原料 一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粉碎熔化原料蜡为一体的装置,包括加料斗、粉碎齿轴、电动机、储蜡箱和电加热管,所述储蜡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储蜡箱的内侧位于箱盖的下方滑嵌有加热内胆,且加热内胆的右端底部连通有贯穿储蜡箱的排蜡管,所述储蜡箱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箱盖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的内侧对称安装有两组粉碎齿轴,所述储蜡箱的顶部两侧安装有两组电动机,且两组电动机分别通过传动轴与两组粉碎齿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粉碎熔化一体式结构,可自动化对原料蜡进行同步的粉碎和熔化处理,既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缩短了原料蜡制成蜡膏的时间间隔,从而提升了蜡膏制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碎蜡熔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粉碎熔化原料蜡为一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熔模铸造生产过程中,蜡模制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蜡模制作首先要将原料蜡刨成蜡沫,再将蜡沫加入到加热装置中,熔化成蜡膏。以往操作是由人工将原料蜡放置在刨床上,由手工往复推动原料蜡刨成蜡沫,再将蜡沫运输到加热装置中,通过加热装置形成蜡膏。在操作过程中,刨床刀刃锋利,会造成操作者受伤,且蜡沫到处飞溅不易收集,影响操作车间环境。还存在运输不方便,并且蜡沫在运输过程中还容易掺入杂质,直接影响后续蜡模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熔蜡时需要人工将原料蜡刨成蜡沫后,再进行熔蜡处理,操作起来费时费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集粉碎熔化原料蜡为一体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粉碎熔化原料蜡为一体的装置,包括加料斗、粉碎齿轴、电动机、储蜡箱和电加热管,所述储蜡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储蜡箱的内侧位于箱盖的下方滑嵌有加热内胆,且加热内胆的右端底部连通有贯穿储蜡箱的排蜡管,所述储蜡箱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箱盖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的内侧对称安装有两组粉碎齿轴,所述储蜡箱的顶部两侧安装有两组电动机,且两组电动机分别通过传动轴与两组粉碎齿轴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料斗是由铁板焊接成漏斗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组粉碎齿轴呈平行分布,且两组粉碎齿轴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粉碎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储蜡箱和箱盖后端面之间安装有合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加热管呈蛇形结构分布,且电加热管外表壁与加热内胆的内表壁相互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排蜡管的形状呈L型结构,且排蜡管的竖直端开口朝下。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粉碎熔化一体式结构,在储蜡箱内设置有电加热管和加热内胆,同时在箱盖上设置有加料斗、粉碎齿轴和电动机,电动机工作时,便会通过传动轴带动两组粉碎齿轴转动,从而将加料斗内的原料蜡进行旋转粉碎处理,粉碎下的蜡沫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储蜡箱内的加热内胆上,电加热管工作时,可将加热内胆内部的蜡沫进行加热熔化处理,这种结构可自动化对原料蜡进行同步的粉碎和熔化处理,既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缩短了原料蜡制成蜡膏的时间间隔,从而提升了蜡膏制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集粉碎熔化原料蜡为一体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远东美连精工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远东美连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4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切蜡装置
- 下一篇:不锈钢拉丝加工过程中的板材表面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