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加热的支撑剂覆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7542.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9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强;吴林;罗志锋;贾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80 | 分类号: | C09K8/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支撑 剂覆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可加热的支撑剂覆膜装置,这种可加热的支撑剂覆膜装置由箱体、进液管线、进液阀、挡板、连杆、加热棒、热敏电阻、导线、电源、转盘、转轴、集液管线、集液阀组成,进液管线正对挡板中心,挡板通过连杆固定在箱体的内壁,箱体内壁上安装有加热棒、热敏电阻,加热棒与热敏电阻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转盘位于挡板的下方,加热棒与热敏电阻在箱体内壁上的纵向位置处于挡板与转盘之间。这种可加热的支撑剂覆膜装置简化了覆膜支撑剂制备工艺,且覆膜程度易于掌控,同时兼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加热的支撑剂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对低渗、特低渗储层常采取加砂压裂的方式以提高油气资源的采出程度,但在压裂返排或生产过程中,有些井会出现支撑剂返吐现象,加之生产后期地层骨架结构遭到破坏出现地层砂,压裂砂、地层砂的共同作用使得防砂难度增大,造成油嘴磨损。由于覆膜支撑剂是在石英砂、陶粒等常规支撑剂的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树脂,可形成一个坚实的挡砂屏障,解决油气井出砂带来的不利影响,因而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支撑剂覆膜的方法主要是将常规支撑剂与料液(树脂)倒入混砂机中进行搅拌,最后放入干燥箱中将支撑剂表面的树脂进行固化处理,此种覆膜方法存在两大弊端:支撑剂完全浸泡在树脂中,从而导致树脂涂覆支撑剂的程度不好掌控;树脂涂覆支撑剂与树脂固化是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的,覆膜支撑剂制造工艺复杂。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覆膜程度比较精确、覆膜工艺比较简便且兼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等特点的支撑剂覆膜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加热的支撑剂覆膜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支撑剂覆膜方法覆膜程度不易掌控、覆膜工艺复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可加热的支撑剂覆膜装置由箱体、进液管线、进液阀、挡板、连杆、加热棒、热敏电阻、导线、电源、转盘、转轴、集液管线、集液阀组成,进液管线正对挡板中心,挡板通过连杆固定在箱体的内壁,箱体内壁上安装有加热棒、热敏电阻,加热棒与热敏电阻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转盘位于挡板的下方,加热棒与热敏电阻在箱体内壁上的纵向位置处于挡板与转盘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这种可加热的支撑剂覆膜装置可根据支撑剂需要覆膜的程度确定料液的用量,从而实现支撑剂的精确覆膜;射流出来的料液在挡板的作用下被分散成较小的雾滴,料液可与支撑剂颗粒充分接触,料液可均匀涂覆支撑剂颗粒,支撑剂颗粒也一直处于翻滚状态,从而提高了覆膜支撑剂颗粒的圆球度;在加热棒与热敏电阻的共同作用下,可实现支撑剂覆膜与固化一体化,简化了覆膜支撑剂的制备工艺;同时,此种可加热的支撑剂覆膜装置兼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进液管线2、进液阀3、挡板4、连杆5、加热棒6、热敏电阻7、导线8、电源9、转盘10、转轴11、集液管线12、集液阀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这种可加热的支撑剂覆膜装置由箱体1、进液管线2、进液阀3、挡板4、连杆5、加热棒6、热敏电阻7、导线8、电源9、转盘10、转轴11、集液管线12、集液阀13组成。
进液管线2正对挡板4中心,挡板4通过连杆5固定在箱体1的内壁,箱体1内壁上安装有加热棒6、热敏电阻7,加热棒6与热敏电阻7通过导线8与电源9相连,转盘10位于挡板4的下方,加热棒6与热敏电阻7在箱体1内壁上的纵向位置处于挡板4与转盘1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75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元件生产用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控制器的导线调节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