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热解吸气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7865.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7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强;卢坤;朱岩;谢兆明;顾潮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春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解吸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空气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线热解吸气路系统,包括载气气路、样气气路、热解吸管、色谱柱和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气路和样气气路共用一个六通阀,载气气路通过压力调节装置、流量调节装置连接六通阀的6号口、六通阀的1号口连接色谱柱和检测器;样气气路通过采样泵、流量调节装置连接六通阀的4号口、六通阀的5号口连接热解吸管的一端,热解吸管的另一端连接六通阀的2号口、六通阀的3号口通过电磁阀连接样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在线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现场分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空气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线热解吸气路系统。
背景技术
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比较复杂,许多化合物含量较低,在监测的时候很容易被含量高的组分掩盖掉,或者低于仪表的检测限,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分析前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预浓缩很有必要。
热解吸时一种提取、分析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是较为新颖的预处理技术。利用惰性载气将正在加热的样品或者吸附在吸附剂上的组分送到气相色谱系统里的色谱柱进行分析测定。
但目前商品化的热解吸装置仅适用于实验室内的使用,无法满足现场实时的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分析结果准确性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线热解吸气路系统,能够实现现场快速分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线热解吸气路系统,包括载气气路、样气气路、热解吸管、色谱柱和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气路和样气气路共用一个六通阀,载气气路通过压力调节装置、流量调节装置连接六通阀的6号口、六通阀的1号口连接色谱柱和检测器;样气气路通过采样泵、流量调节装置连接六通阀的4号口、六通阀的5号口连接热解吸管的一端,热解吸管的另一端连接六通阀的2号口、六通阀的3号口通过电磁阀连接样气。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调节装置第一端口连接载气,第二端口连接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一端,第三端口连接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一端;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样气气路,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六通阀的6号口。
进一步地,所述样气气路设置转子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一端连接第三流量调节装置,另一端连接六通阀的4号口,六通阀的3号口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样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在线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现场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线热解吸气路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载气,2-压力调节装置,3-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第二流量调节装置,5-第一电磁阀,6-样气,7-第二电磁阀,8-六通阀,9-转子流量计,10-第三流量调节装置,11-采样泵,12-检测器,13-色谱柱,14-热解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在线热解吸气路系统参考附图1,主要包括载气气路、样气气路、热解吸管14、色谱柱13和检测器12,载气气路和样气气路共用一个六通阀8,载气气路通过压力调节装置2、流量调节装置连接六通阀的6号口、六通阀的1号口连接色谱柱和检测器;样气气路通过采样泵11、流量调节装置连接六通阀的4号口、六通阀的5号口连接热解吸管的一端,热解吸管的另一端连接六通阀的2号口、六通阀的3号口通过电磁阀连接样气6。
实施例中,压力调节装置2第一端口连接载气1,第二端口连接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的一端,第三端口连接第二流量调节装置4的一端;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磁阀5连接样气气路,第二流量调节装置4的另一端连接六通阀的6号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春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春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7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