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成分名称条形码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0194.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6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汝庚;卢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元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9F3/02;G09F3/10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成分 名称 条形码 标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成分名称条形码标签,属于医用血液标签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标签上表面分为A、B两个区,A区粘贴在采血袋表面,A区为一个大标签,B区分割成若干个小标签(9),A、B两个区之间通过轻离型格拉辛底纸层(6)连接在一起;A区为六层结构,B区为八层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够分区适应多种血液制备后的成分血的贴标工作,并且能达到牢固贴标,方便血站采集制备和医院临床输血时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成分名称条形码标签,是血液中心、中心血站的在血液分离制备后产生的不同成分产品上使用的标签,属于医用血液标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供血行业,根据《血站管理办法》、《全血及成分血液质量要求》、《血站技术操作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成分血必须制备完成、且检验结果发布以后,才可以粘贴血液标签。根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成分名称条形码标签的打印、贴标、包装要在血液制备与分离完成以后才能进行。已有的血液标签由于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不同成分名称的标签汇集在同一张标签的要求,容易出现贴标不完全,或者二次打印里带来的信息错误情况,给操作人员的工作带来多种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成分名称条形码标签,结构合理,能够分区适应多种血液制备后的成分血的贴标工作,并且能达到牢固贴标,方便血站采集制备和医院临床输血时的使用,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血液成分名称条形码标签,标签上表面分为A、B两个区,A区粘贴在采血袋表面,A区为一个大标签,B区分割成若干个小标签,A、B两个区之间通过轻离型格拉辛底纸层连接在一起;
A区为六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离型剂防粘保护层一、防水保护层一、印刷信息层一、长效热敏层一、永久性胶粘剂层一和轻离型格拉辛底纸层;离型剂防粘保护层一、防水保护层一、印刷信息层一和长效热敏层一为一体结构,与轻离型格拉辛底纸层之间通过永久性胶粘剂层一粘接在一起;
B区为八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离型剂防粘保护层二、防水保护层二、印刷信息层二、长效热敏层二、永久性胶粘剂层二、弱粘性胶粘剂层、重离型格拉辛底纸层和轻离型格拉辛底纸层;离型剂防粘保护层二、防水保护层二、印刷信息层二和长效热敏层二为一体结构,通过永久性胶粘剂层二与弱粘性胶粘剂层的上表面粘接在一起,弱粘性胶粘剂层的下表面通过重离型格拉辛底纸层与轻离型格拉辛底纸层粘接在一起;
所述B区重离型格拉辛底纸层的宽度大于B区重离型格拉辛底纸层以上的其它层的宽度,深入到A区的轻离型格拉辛底纸层与永久性胶粘剂层一之间,并通过永久性胶粘剂层一与长效热敏层一粘接在一起。
所述B区上的若干个小标签纵向排成一排,小标签上记录血液成分名称,血液制备完成以后黏贴在多种成分血液制品上使用。所述小标签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小标签的形状、大小可根据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医院的使用要求而变换。
所述轻离型格拉辛底纸层的层宽度大于其它各层的宽度,便于揭开,并使标签具有二次转移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离型剂防粘保护层、防水保护层、印刷信息层、长效热敏层、永久性胶粘剂层、弱粘性胶粘剂层、重离型格拉辛底纸层和轻离型格拉辛底纸层,均为采用本领域公知公用的相关材料制成,例如:长效热敏层采用长效热敏纸制成,重离型格拉辛底纸层采用重离型格拉辛底纸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B区的重离型格拉辛底纸层深入到A区,并通过A区的永久性胶粘剂层一与长效热敏层一粘接在一起,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二次贴标的特性。第一次贴标是将轻离型格拉辛底纸层揭下,进行一次贴标;第二次贴标是将重离型格拉辛底纸层揭下,进行二次贴标,以满足医院临床输血使得使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元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元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0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的封装结构
- 下一篇:CANFD总线接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