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生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0543.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4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镇;徐杰;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府隆中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徐杰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李晓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污水 净化 生态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生态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多级厌氧池、人工湿地和过滤池,湿地内由下往上设有集水层、多介质生态滤层、布水层和透气基质层,集水层中设有集水管,布水层中设有布水管;最后一级厌氧池的出水口与布水管连通,集水管的出口与过滤池连通。本实用新型全埋于地下,不影响地表设置正常生活与景观设施,节约用地;水解酸化池把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厌氧池系统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中残存的污染物质经大面积地埋人工潜流湿地被有效的降解去除,对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去除效果好,其集净化污水、地表可用、绿化环境、化废为宝、产生沼气于一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埋式生活污水净化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农村、中小城镇的生活用水通常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而中小城镇与广大农村大量存在以动植物为原料产品生产 ( 包括畜禽渔养殖业及所需饲料) 排放的生产废( 污) 水,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这些污水不经处理就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水处理站占用面积大,一些城镇与单位土地十分紧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全埋式生活污水净化生态系统,可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利于保护环境,同时可节约用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全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生态系统,
包括水解酸化池、厌氧池系统、人工湿地和过滤池,所述厌氧池系统包括多级厌氧池,多级厌氧池串联,所述人工湿地包括至少一块湿地块,湿地块内由下往上设置有集水层、多介质生态滤层、布水层和透气基质层,所述集水层中设有集水管,所述布水层中设有布水管;
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与第一级厌氧池的入口相连,最后一级厌氧池的出水口与湿地块的布水管连通,所述湿地块的集水管的出口与过滤池连通。
进一步的,厌氧池的出气口与储气箱相连。
进一步的,储气箱的进口与脱水装置进口相连,脱水装置的出口与脱硫装置的入口相连。
进一步的,水解酸化池和厌氧池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排泥口连接排泥管,排泥管通向污泥池。
进一步优选地,污泥池连接有污水管,污水管通向第一级厌氧池的入口。
进一步的,集水层与多介质生态滤层间设有透水层,布水层与多介质生态滤层间设有透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与蓄水池相连。
进一步的,人工湿地还包括两条进水管、一条出水暗沟和两列湿地块,出水暗沟设于两列湿地块之间,两列湿地块的外侧分别有一条进水管,湿地块的集水管横向通入出水暗沟,湿地块的布水管横向连通其外侧的进水管,进水管与最后一级厌氧池的出水口相连,出水暗沟与过滤池相连。
进一步优选地,每列有5列湿地块。
优选地,厌氧池系统有5个厌氧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全埋于地下,不影响地表设置正常生活与景观设施,节约用地;水解酸化池把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对于后续的厌氧生物处理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厌氧池系统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中残存的COD、BOD、SS等污染物质,经大面积人工潜流湿地基本上被降解去除,其污水净化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中人工湿地的设置为潜流式,受气候影响小、卫生条件好、地面可作景观绿化用地,对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去除效果好,其集净化污水、绿化环境、化废为宝产生沼气于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府隆中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徐杰,未经成都天府隆中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徐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0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