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准确定量移液的移液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2829.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6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潘信宇;曾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弘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G01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欢 |
地址: | 210044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准确 定量 移液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准确定量移液的移液管,涉及移液管技术,包括下部移液管和上部吸液管;下部移液管的上部为开口的直管结构,下部为吸液嘴;上部吸液管的底部为封闭结构,上部为洗耳球接口;上部吸液管的封闭端插入到下部移液管内,上部吸液管的底部内侧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与下部移液管内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段式结构,上部吸液管以活塞的形式插接在下部移液管内,可根据实验需要调整下部移液管的容积,进而实现精准定量取液并进行移液。在移液过程中可确保下部移液管内的移液体积不变,提高移液的准确性,同时也降低了移液的难度,提高了移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液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准确定量移液的移液管。
背景技术
移液管是定量转移液体样品的常用玻璃仪器。被广泛应用在实验室以及科研单位或有关化工、食品等企事业中做实验取样用。现有的移液管通常采用一体直管结构,在进行定量移液时,常采用固定规格的移液管进行定量移液,比如移液量为5,10,25,50和75等规格的移液管,无法根据需要调整移液量,使用不便,另外,为了移出特殊设定的量,常常采用滴定的方式进行移液,需要往复观察移液管内溶液滴定刻度,移液难度大,费时费力,并且在移液过程中容易造成移液误差,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准确定量移液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准确定量移液的移液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可准确定量移液的移液管,包括下部移液管和上部吸液管;
所述下部移液管的上部为开口的直管结构,下部为吸液嘴;
所述上部吸液管的底部为封闭结构,上部为洗耳球接口;
所述上部吸液管的封闭端插入到下部移液管内,所述上部吸液管的底部内侧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下部移液管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移液管的上部管段内径与上部吸液管的下部管段外径相同,且上部吸液管可在下部移液管内部密封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内部的体积计入在下部移液管的移液总体积内。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移液管的侧部沿长度方向设有移液刻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准确定量移液的移液管,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段式结构,上部吸液管以活塞的形式插接在下部移液管内,可根据实验需要调整下部移液管的容积,进而实现精准定量取液并进行移液。
(2)、本实用新型的下部移液管内设有溢流管,当下部移液管被吸入定量的液体后,多余的液体便会从溢流管内进入到上部吸液管内,始终确保下部移液管内的移液体积不变,提高移液的准确性,同时也降低了移液的难度,提高了移液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下部移液管1、上部吸液管2、溢流管3、洗耳球接口4、移液刻度5、吸液嘴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弘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弘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28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密封圈打磨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飞机零件加工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