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NB-IoT模块的流量仪表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4089.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9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丁鹏飞;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野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5K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b iot 模块 流量仪表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NB‑IoT模块的流量仪表监控装置,具体涉及冲压设备领域,包括流量计本体,所述流量计本体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板,且流量计本体与安装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安装板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所述第一安装盒与第二安装盒连接处顶部设有第三安装盒,所述安装板两端均开设有一号安装槽,所述安装板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与一号安装槽之间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盒的底端和第二安装盒的底端分别活动设于两组所述一号安装槽内部。本实用新型可集中安装安装板、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无需设置抄表箱减少占用空间,拆卸检修时,可将第一安装盒或第二安装盒拆下单独进行检修,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基于NB-IoT模块的流量仪表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远程抄表监控系统是一套集成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自动测量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与一体的网络化管理系统,远程抄表监控系统采用NB-IoT通信传输数据,可降低功耗且传输可靠,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
现有的流量仪表监控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单独设置抄表箱,不适用安装空间受限的地方,后续检修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NB-IoT模块的流量仪表监控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多个监控元件进行集中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NB-IoT模块的流量仪表监控装置,包括流量计本体,所述流量计本体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板,且流量计本体与安装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安装板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所述第一安装盒与第二安装盒连接处顶部设有第三安装盒,所述安装板两端均开设有一号安装槽,所述安装板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与一号安装槽之间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盒的底端和第二安装盒的底端分别活动设于两组所述一号安装槽内部,所述第一安装盒靠近第二安装盒的侧面开设有二号安装槽,所述二号安装槽内部活动设有监控摄像头,且监控摄像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于二号安装槽内部,所述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的顶部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安装盒内部设有通信模块本体,且通信模块本体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安装盒内部,所述第三安装盒两端均固定设有固定片,且两组所述固定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设于两组固定槽的内部。
安装时,将流量计本体连接在管路上,安装板与流量计本体焊接固定,先将监控摄像头放入二号安装槽内部,二号安装槽的高度大于监控摄像头的高度,调整监控摄像头在二号安装槽内部的位置,使变送器本体在监控摄像头的监控范围内,再通过螺栓将监控摄像头安装在二号安装槽的内部,推动第一安装盒进入一端一号安装槽的内部,通过螺栓及一端两侧固定孔对第一安装盒进行固定,打开第二安装盒的安全门,通过螺栓将通信模块本体固定在第二安装盒的内部,安全门处留置一定的空间,用于穿过连接线,关闭安全门及安全锁,推动第二安装盒进入另一端一号安装槽的内部,与固定第一安装盒的方式相同对第二安装盒进行固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盒与第二安装盒之间设有变送器本体,且变送器本体与流量计本体之间呈一体设置,便于显示流量数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中间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变送器本体贯穿于安装孔内部,便于安装孔的安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号安装槽内部固定设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位于安装孔两端,可起到阻挡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的作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安装盒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扇,且风扇的叶片朝向第三安装盒的底部设置,便于吹风。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安装盒顶部开设有开关槽,且开关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及开关,便于安装电源及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野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野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4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