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5722.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0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体;洪诗长;郑英川;郭德鑫;江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6 | 分类号: | H01H9/26;H01H1/22;H01H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赵云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转换开关 电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包括至少一组接触系统;每组所述接触系统均包括第一电源静触头、第二电源静触头、负载端静触头、第一动触头组件和第二动触头组件;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和第二动触头组件均包括触头支持以及设置在触头支持上的V型动触头组;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转动,接通/断开第一电源静触头和负载端静触头;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转动,接通/断开第二电源静触头和负载端静触头;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两个独立动触头组件均包括V型动触头组,开距大,分断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是一种常见的低压电器,常用于重要配电场合,用于两路电源的切换,保证在供电过程中第一电源出现故障时,迅速切换至第二电源,保证负载端的正常供电,因此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更加注重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可靠性,以及接通和分断能力。
现有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大多数采用的旋转插入式一字型单动触头结构,即由单个动触头装置实现第一电源合闸或第二电源合闸,这种单动触头结构,存在开距不大,燃弧时间长,触头的烧灼和磨损程度严重,接通和分断能力提高受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两个独立动触头组件均包括V型动触头组,开距大,分断能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包括至少一组接触系统;每组所述接触系统均包括第一电源静触头3、第二电源静触头1、负载端静触头4、第一动触头组件2和第二动触头组件5;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和第二动触头组件5均包括触头支持25a0以及设置在触头支持25a0上的V型动触头组;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转动,接通/断开第一电源静触头3和负载端静触头4;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5转动,接通/断开第二电源静触头1和负载端静触头4。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和第二动触头组件5的转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源静触头3、第二电源静触头1和负载端静触头4设置在第一动触头组件2和第二动触头组件5的周向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设置在第二动触头组件5下方,负载端静触头4设置在第一动触头组件2和第二动触头组件5的转轴连线L-L一侧,第一电源静触头3和第二电源静触头1设置在第一动触头组件2和第二动触头组件5的转轴连线L-L另一侧,第一电源静触头3设置在第二电源静触头1下方。
优选的,包括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双分闸状态、第一电源导通状态和第二电源导通状态;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处于双分闸状态时,第一动触头组件2断开第一电源静触头3和负载端静触头4,第二动触头组件5断开第二电源静触头1和负载端静触头4;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处于第一电源导通状态时,第一动触头组件2接通第一电源静触头3和负载端静触头4,第二动触头组件5断开第二电源静触头1和负载端静触头4;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处于第二电源导通状态时,第一动触头组件2断开第一电源静触头3和负载端静触头4,第二动触头组件5接通第二电源静触头1和负载端静触头4。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2和第二动触头组件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触头支持25a0以及设置在触头支持25a0上的V型动触头组、弹簧片组、限位轴25a4;所述动触头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V型动触头25a2,弹簧片组包括相对设置且分别设置在V型动触头组两侧的两个弹簧片25a3,每个弹簧片25a3的两端分别压紧一个V型动触头25a2的两端,两个V型动触头25a2的两端形成与静触头配合的配合间隙25a5;所述限位轴25a4穿过并限位触头支持25a0、V型动触头25a2和弹簧片25a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5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工程施工用的线缆防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绕线机用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