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踝关节防压力损伤护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5738.X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2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白玉春;蒋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征医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06 | 分类号: | A41D13/06;A61G7/05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踝关节 压力 损伤 护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踝关节防压力损伤护具,包括脚踝防护带、足面连接带和足跟防护带,脚踝防护带下部设有足面连接带,足面连接带上设有固定孔,足跟防护带通过固定孔与足面连接带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针对足部进行设计,主要保护脚踝两侧和足跟,结构通气舒适便于使用,脚踝防护带和足跟防护带进行配合,由脚踝防护带进行保护脚踝两侧,足跟防护带通过与缠绕足部进行对足跟部分进行保护,因脚型大小不同脚跟部位如果做成固定式保护结构易发生不匹配过紧或过松等问题,通过缠绕式的防护方式可以针对更多的人群,且结构简单效果良好,结构整体可以适合多种体型的人群泛用性好,且便于拆卸清洗进行消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踝关节防压力损伤护具。
背景技术
现有医疗中存在卧床患者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手段是通过用软枕垫在容易出现容易产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或购买市面上的关节护具,然而市面上的关节护具大多是针对保护关节在运动过程中不易受伤等功能进行设计的,对于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并不实用。踝关节和脚跟作为易产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急需一种针对压力性损伤患者的防护护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踝关节防压力损伤护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踝关节防压力损伤护具,包括脚踝防护带、足面连接带和足跟防护带,所述脚踝防护带下部设有所述足面连接带,所述足面连接带上设有固定孔,所述足跟防护带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足面连接带相连接。
所述脚踝防护带包括固定减压带、第一防压垫片和第二防压垫片,所述固定减压带为环形带体,所述第一防压垫片和所述第二防压垫片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减压带内侧上。
所述固定减压带外侧设有多组缓冲凸起,所述缓冲凸起为横截面是半圆形的环形凸起。
所述第一防压垫片和所述第二防压垫片上均设有防护凹槽。
所述防护凹槽内设有贴合垫,所述贴合垫上四周边缘设有粘带。
所述贴合垫采用棉麻纺织布料制成。
所述足跟防护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缓冲层和接触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之间,所述接触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外部。
所述缓冲层为加强筋相互交叉形成,所述加强筋采用软胶材质。
所述足跟防护带两端设有魔术贴以实现在环绕后进行固定。
所述接触层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针对足部进行设计,主要保护脚踝两侧和足跟,结构通气舒适便于使用,脚踝防护带和足跟防护带进行配合,由脚踝防护带进行保护脚踝两侧,足跟防护带通过与缠绕足部进行对足跟部分进行保护,因脚型大小不同脚跟部位如果做成固定式保护结构易发生不匹配过紧或过松等问题,通过缠绕式的防护方式可以针对更多的人群,且结构简单效果良好,结构整体可以适合多种体型的人群泛用性好,且便于拆卸清洗进行消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脚踝防护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贴合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足跟防护带的剖面图;
图6是固定减压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征医院,未经上海长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57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膝关节防压力性损伤护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