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仪器底部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8518.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4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强;储淼淼;李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九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器 底部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仪器底部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外侧开设有缓冲槽,且缓冲座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缓冲座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卡槽,且侧卡槽的内侧卡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端连接有排杆,且排杆的端部连接有定位板,两组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贯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组散热槽,且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平行设置的连接杆,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根插杆,且插杆的一端卡入到连接杆的侧壁;本实用新型具备较好的缓冲减震效果,且方便对不同尺寸大小的仪器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装置领域,具体为仪器底部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仪器底部缓冲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对仪器底部进行缓冲,从而使得仪器具备缓冲效果,是一种常作为仪器底部防护的装置,其对仪器底部缓冲,仪器在受到震动时不容易损坏。
现有的仪器底部缓冲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仪器底部缓冲装置缺乏较好的对仪器底部进行固定的措施,不能对不同规格的仪器底部进行固定;现有的仪器底部缓冲装置相关缓冲结构简单,导致缓冲效果较为一般,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仪器底部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仪器底部缓冲装置缺乏较好的对仪器底部进行固定的措施,不能对不同规格的仪器底部进行固定;现有的仪器底部缓冲装置相关缓冲结构简单,导致缓冲效果较为一般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仪器底部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外侧开设有缓冲槽,且缓冲座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缓冲座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
所述固定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卡槽,且侧卡槽的内侧卡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端连接有排杆,且排杆的端部连接有定位板,两组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贯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组散热槽,且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平行设置的连接杆,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根插杆,且插杆的一端卡入到连接杆的侧壁;
所述缓冲座的内部底端安装有垫板,且缓冲座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与垫板的顶部之间连接有若干根液压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面与卡板的顶面固定连接,且底座的底面长宽与卡板的顶面长宽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板通过其底部的连接杆与底座顶面的插杆相连接,插杆呈横向L型设置,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与插杆的端部相契合的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液压杆的顶端连接有顶板,卡板的底部设置有内凹槽,液压杆顶端的顶板卡入到内凹槽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板呈竖向L型设置,夹板的横向端卡入到侧卡槽当中,夹板的竖向端侧边设置有卡块,卡块卡接在底座与支撑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排杆由两组横向杆组成,两组横向杆呈上下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座,利用固定座对仪器的底部进行固定,支撑板对仪器进行支撑,将两组夹板从底座两侧的侧卡槽内抽出,通过控制抽出距离,来控制两组夹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夹板之间的距离来对不同规格的仪器侧壁进行夹持,起到进一步的固定作用,在夹板的一端设置排杆,排杆端部的定位板与仪器的侧面接触,从而对仪器的侧部进行夹持固定,支撑板与底座之间采用连接杆和插杆连接进行固定,采用插接固定的方式,从而可以对整个固定座进行拆卸,使得整个底部缓冲装置可以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九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九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8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带机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氦检漏预装盒上料装置的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