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身的侧围外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0141.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2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林典;陈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侧围外 板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的侧围外板结构,包括侧围外板和延伸板,所述侧围外板包括主体部和由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向外延伸的翻折部,所述延伸板包括前分板部和连接于所述前分板部的后端的后分板部,所述前分板部连接于所述翻折部的前段侧边,所述后分板部连接于所述翻折部的后段侧边;所述后分板部上设有第一翻边,所述后分板部通过所述第一翻边连接于所述翻折部的后段侧边。该汽车车身的侧围外板结构能使复杂的车身造型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异响和涂胶开裂风险,而且还可有效改善冲压成型性,减少了冲压工序并提升了材料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的侧围外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常规造型的汽车,期望汽车的外形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因此促进了汽车的造型“新、奇、特”的设计趋势。传统汽车车身的侧围外板通常为采用一个钢板直接冲压成型,这种一体式的侧围外板无法支持做复杂的造型结构,例如,对于有“翅膀”造型的侧围外板,传统的车身侧围外板是无法实现的。而现有的带“翅膀”造型的侧围外板,虽然有采用了分体式设计,但由于连接工艺问题一般容易导致异响和涂胶开裂。
因此,如何解决侧围外板在满足复杂造型需求的情况下带来的结构设计及制造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的侧围外板结构,其能使复杂的车身造型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异响和涂胶开裂风险,而且还可有效改善冲压成型性,减少了冲压工序并提升了材料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的侧围外板结构,其包括侧围外板和延伸板,所述侧围外板包括主体部和由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向外延伸的翻折部,所述延伸板包括前分板部和连接于所述前分板部的后端的后分板部,所述前分板部连接于所述翻折部的前段侧边,所述后分板部连接于所述翻折部的后段侧边;
所述后分板部上设有第一翻边,所述后分板部通过所述第一翻边连接于所述翻折部的后段侧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翻折部包括突出部和连接板部,所述突出部朝向所述延伸板突出且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连接板部的下边缘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连接板部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突出部;
所述前分板部连接于所述突出部的侧边,所述后分板部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突出部的后端,所述后分板部的下边缘连接于所述连接板部的侧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突出部具有尖角结构,所述前分板部与所述后分板部的连接处与所述尖角结构的位置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尖角结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连接板部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形成于所述后分板部上与所述第二翻边相对的位置上,所述第一翻边连接于所述第二翻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翻边的翻边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翻边的翻边宽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尖角结构的角度范围为40°~6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部的侧边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突出部的侧边设有第四翻边;所述后分板部的侧边焊接于所述第三翻边,所述前分板部的侧边焊接于所述第四翻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突出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后分板部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大深度差为30mm~50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侧围外板结构还包括外饰板,所述外饰板安装于所述延伸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延伸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外饰板的多个安装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0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闸机用闸机翻转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放置金属日用品的智能调节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