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盖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1719.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2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廖玉城;吴瑞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27/00;B08B9/08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盖 具有 烹饪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盖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其中,锅盖包括:锅盖本体;清洗组件,设置在锅盖本体上,清洗组件包括过液杆体和清洗部,清洗部设置在过液杆体的外周面上且位于锅盖本体的内侧,过液杆体具有第一过液通道,清洗部通过第一过液通道与供液装置连通;驱动结构,与过液杆体连接以驱动过液杆体相对于锅盖本体转动;其中,在过液杆体带动清洗部相对于锅盖本体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进入第一过液通道内的液体经由清洗部排出以对锅体进行清洁。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烹饪设备的锅体清洁不到位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盖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炒菜锅通常采用人工清洗的方式进行清洁,或者将清洗喷头外置在炒菜锅外对锅体进行冲洗。
然而,上述清洗方式导致用户对锅体的清洁不到位,不能够清洗干净,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盖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设备的锅体清洁不到位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盖,包括:锅盖本体;清洗组件,设置在锅盖本体上,清洗组件包括过液杆体和清洗部,清洗部设置在过液杆体的外周面上且位于锅盖本体的内侧,过液杆体具有第一过液通道,清洗部通过第一过液通道与供液装置连通;驱动结构,与过液杆体连接以驱动过液杆体相对于锅盖本体转动;其中,在过液杆体带动清洗部相对于锅盖本体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进入第一过液通道内的液体经由清洗部排出以对锅体进行清洁。
进一步地,清洗部具有第一出液缝隙,第一出液缝隙与第一过液通道连通,进入第一过液通道内的液体经由第一出液缝隙排出。
进一步地,清洗部呈杆状,第一出液缝隙贯穿清洗部的外周面和清洗部位于锅盖本体内侧的端面。
进一步地,清洗部呈杆状,第一基准面与清洗部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设置,第一出液缝隙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基准面相互垂直设置且过清洗部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地,清洗部为一个或多个,当清洗部为多个时,多个清洗部围绕过液杆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清洗组件还包括:接头结构,与过液杆体可转动地连接,接头结构具有第二过液通道,第一过液通道通过第二过液通道与供液装置连通;其中,第二出液缝隙贯穿过液杆体的外周面和第二端的端面,第二基准面与过液杆体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设置,第二出液缝隙所在的平面与第二基准面相互垂直设置且过过液杆体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地,过液杆体的第一端与接头结构可转动地连接,过液杆体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出液缝隙;其中,第二出液缝隙过过液杆体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地,清洗部呈杆状,清洗部还具有第三过液通道,第一出液缝隙通过第三过液通道与第一过液通道连通,第一出液缝隙过清洗部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地,清洗部具有多个出液孔,出液孔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液通道的内径。
进一步地,驱动结构设置在锅盖本体上,锅盖还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驱动结构的驱动端和过液杆体均连接,驱动结构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过液杆体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盖和锅体,锅盖可盖设在锅体上;其中,锅盖为上述的锅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1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凑型物联网太阳能路灯
- 下一篇:一种桶装固体蜡预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