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1826.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5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业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兆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00 | 分类号: | E01C7/00;E01C11/22;E03F5/10;E03F5/22;A01G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300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海绵 城市 市政道路 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包括透水沥青路面和植被覆盖层,所述植被覆盖层位于所述透水沥青路面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沥青路面下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埋设于土基层中,两侧所述植被覆盖层下均开设有蓄水腔,两个所述蓄水腔分别位于所述导水管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具有雨水不会在路面堆积,减小路面损坏,增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的地表已经逐渐被建筑物和混凝土等阻水材料覆盖,从而形成了生态学上的“人造沙漠”。混凝土和沥青等不透水的材料作为城市的主要路面材料,使自然降雨的雨水不能自然顺畅的渗入地下。造成了城市的地表温度、湿度调节能力缺乏,产生了城市中的“热岛效应”等。为了环节对环境的危害,从根本上治理城市从而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海绵城市”概念被提出,海绵城市是城市具备海绵一样的特性,在降雨时吸水、储水,在干旱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
参考图1,现有的市政道路路面包括沥青路面,道路两旁设有排水沟,排水沟对降雨产生的积水进行引流,道路两旁设有植被覆盖层。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沥青路面若产生损坏或存在向下凹陷的位置,降雨产生的雨水会聚集在损坏或向下凹陷的位置,在长时间的浸泡下,会对路面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具有雨水不会在路面堆积,减小路面损坏,增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包括透水沥青路面和植被覆盖层,所述植被覆盖层位于所述透水沥青路面两侧,所述透水沥青路面下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埋设于土基层(21)中,两侧所述植被覆盖层下均开设有蓄水腔,两个所述蓄水腔分别位于所述导水管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雨产生的雨水落在透水沥青上,经过渗透进入透水沥青下方,在导水管的引导下流入蓄水腔内,将雨水收集起来,减小降雨产生的雨水会聚集在路面损坏或向下凹陷的位置,在长时间的浸泡下,会对路面造成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水管与所述蓄水腔连通,所述导水管上方设有多个引流管,多个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导水管连通。两个所述蓄水腔内均设有随所述蓄水腔内水位升高对导水管的出水口进行阻挡的阻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管和蓄水腔连通,使雨水可更好的流入蓄水腔中,更好的对雨水进行收集,使导流的效果更好。当蓄水腔中的水位升高至一定水位时,阻挡件可对导水管的向蓄水腔的出水口进行阻挡,使水流被导水管引向另一侧的蓄水腔中,使两侧的蓄水腔可根据自身储水量分别进行存储,使储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挡件包括水平设于蓄水腔内的浮板,所述浮板的大小与所述蓄水腔在竖直方向的横截面大小一致,所述浮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导水管的出水口在竖直方向的长度,所述浮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板大小与蓄水腔的横截面大小一致,当蓄水腔中的水位升高时,浮板在水的浮力下顺着蓄水腔的腔壁向上移动,当浮板移动至蓄水腔的顶部时,由于浮板的厚度大于导水管的出水口的长度,浮板的侧壁遮挡住导水管的出水口,使水无法从导水管的出水口流出。水流顺着导水管向导水管的另一端流动,进入导水管另一端的蓄水腔中,加大了蓄水腔的存储面积,可有效改善由于地势或地质等其他因素导致的道路两侧流入地下的水量不一致,导致两个蓄水腔无法都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浮板上开设的透水孔便于雨水流入蓄水腔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蓄水腔的腔壁开设有竖直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端部与所述浮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兆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兆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1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