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孔整形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2073.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7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谢振停;冉申;谢松;王嵩;刘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汇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4 | 分类号: | B21D3/14;B21D3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形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孔整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阀套进行内孔整形的内孔整形压机。本内孔整形压机包括机架和胀簧;所述胀簧外形呈轴线铅垂布置的直圆筒状,胀簧的顶端面铅垂向下的延伸有径向槽,且径向槽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经过胀簧轴线;本内孔整形压机还包括胀芯,胀芯底端布置上粗下细的圆锥状的胀锥段,胀簧的筒腔外形呈上粗下细的锥孔状,胀锥段的外锥面与胀簧的锥孔状筒腔间构成面抵靠配合,且胀锥段的最大直径大于胀簧的锥孔状筒腔的最小孔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整形的方式对产品的内孔椭圆度进行修正,并使得内孔尺寸满足要求,以避免后续机加工工序;本实用新型加工产品时,产品生产效率可得到有效提升,生产成本亦可随之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孔整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阀套进行内孔整形的内孔整形压机。
背景技术
在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生产金属零件时,烧结后的产品有可能出现不同方向收缩不一致的情况,多见于产品结构的转折处,从而导致产品内孔存在较大椭圆度,并使得产品内孔局部尺寸与设计尺寸产生偏离。尤其是对诸如阀套这类内部存在阶梯孔的产品,传统的方法是在产品设计时保留较大的余量,最终通过补充机加工的方式对产品的椭圆度进行修正,同时保证内孔尺寸满足要求。然而,抛开机加工的成本及时间而引发的性价比问题,单纯对于阀套这类体型小巧、结构纤薄且存在孔肩转折处的产品,机加工稍稍过深,都有可能导致阀套壁厚过薄,从而使得抗压性乃至使用寿命急剧降低;而机加工过浅,又可能导致内孔尺寸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同时孔肩的存在也使得内孔加工极不方便。是否能寻求一种结构合理紧凑的用于阀套内孔整形的内孔整形压机,以期望能通过整形的方式对产品的内孔椭圆度进行修正,并使得内孔尺寸满足要求,从而避免后续机加工工序,为本领域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使用可靠便捷的内孔整形压机,其可通过整形的方式对产品的内孔椭圆度进行修正,并使得内孔尺寸满足要求,以避免后续机加工工序;本实用新型加工产品时,产品生产效率可得到有效提升,生产成本亦可随之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孔整形压机,其特征在于:本内孔整形压机包括机架,机架的工作台面上布置有胀簧;所述胀簧外形呈轴线铅垂布置的直圆筒状,胀簧的顶端面铅垂向下的延伸有径向槽,且径向槽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经过胀簧轴线,所述径向槽为两组以上且沿胀簧周向均布;胀簧的顶端面与阀套的孔肩间构成止口配合关系;本内孔整形压机还包括可产生铅垂向的升降动作的胀芯,胀芯底端布置上粗下细的圆锥状的胀锥段,胀簧的筒腔外形呈上粗下细的锥孔状,胀锥段的外锥面与胀簧的锥孔状筒腔间构成面抵靠配合,且胀锥段的最大直径大于胀簧的锥孔状筒腔的最小孔径。
优选的,胀簧的锥孔状筒腔的顶部孔径等于阀套的小孔段孔径;径向槽的槽深等于阀套孔肩至阀套底面之间距离。
优选的,胀簧底端固定于底板上;本内孔整形压机还包括位于压板相对侧的两组外形呈“Z”状的压板,压板的上水平板下板面压合于底板上板面处,压板的铅垂板铅垂向下延伸;紧固螺钉铅垂向贯穿压板的下水平板与机架的工作台面从而可拆卸的紧固两者。
优选的,胀簧底端处同轴固接有中间套,中间套外径大于胀簧外径,且胀簧顶端面至中间套顶端面之间距离等于阀套孔肩至阀套底面之间距离;中间套底端面固接于底板上。
优选的,本内孔整形机还包括油压机,胀芯顶端同轴固定于油压机的工程油缸的铅垂液压轴上;工程油缸旁侧的机架处铅垂向下的延伸有固定板,固定板上铅垂向的依序布置有用于定位胀芯最高升程高度的第一接近开关和用于定位胀芯最低降程高度的第二接近开关;胀芯或铅垂液压轴上同轴的凸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与各接近开关间构成接触式配合或感应式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贯穿设置安装孔,安装孔为孔型长度方向铅垂向的腰形孔,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均通过螺纹配合而可调高度式的固定于安装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汇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汇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2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工艺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型材及应用该型材的建筑模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