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库交叉配血后专用血样储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4246.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6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B65G1/02 | 分类号: | B65G1/02;B01L9/00;B01L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库 交叉 配血后 专用 血样 储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库交叉配血后专用血样储存架,通过在储存架本体的内部设置一号槽、二号槽和三号槽,再在一号槽、二号槽和三号槽内设置一号储存盒、二号储存盒和三号储存盒,在一号储存盒内设置血袋槽和血样软管槽,在二号储存盒内设置血样试管槽,在三号储存盒内设置血样软管槽,能够使该储存架本体存储血样软管、血样试管和血袋,适合血库内各种血样使用;通过在二号槽内设置螺杆和升降管,能够通过一号伺服电机工作带动螺杆转动,使螺杆转动带动升降管上下移动,进而方便带动二号储存盒上下移动,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将二号储存盒伸出储存架本体后,将血样试管放入血样试管槽,然后再将二号储存盒下降到二号槽内,方便将盖子盖上存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样储存架,具体是一种血库交叉配血后专用血样储存架。
背景技术
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若献血人红细胞与受血人血清(主侧)发生凝集应禁止输血;主侧不凝集,次测(献血人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凝集,必要时可少量、慢速输血。交叉配血不能只进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在条件差的实验室也应该进行胶体介质配血,以尽量消除不完全抗体存在的危害,减少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传统的交叉配血采用的血样储存架无法整齐的排列血样试管、血样软管和血袋,导致存储不够整齐方便,进而容易影响存储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库交叉配血后专用血样储存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库交叉配血后专用血样储存架,包括储存架本体,所述储存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号槽、二号槽和三号槽,所述一号槽、二号槽和三号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号储存盒、二号储存盒和三号储存盒,所述一号储存盒的截面为L型设置,且所述一号储存盒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血袋槽和血样软管槽,所述二号储存盒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血样试管槽,所述三号储存盒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血样软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槽的底部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所述一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螺杆,所述螺杆外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管,所述二号储存盒固定在升降管的顶端,所述二号槽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所述二号储存盒的外壁上相对应滑动槽的位置均固定有滑动块,所述二号储存盒通过滑动块沿滑动槽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槽的两侧的内壁上布满齿条,所述一号储存盒的外壁上布满相对应的齿条,所述一号储存盒外壁的齿条与一号槽内壁的齿条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均包括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二号伺服电机,所述一号槽的两侧相对应驱动齿轮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齿轮均伸入通孔与一号储存盒外壁的齿条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齿轮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轴,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驱动齿轮一侧的连接轴上,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二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链条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存架本体的顶端通过合叶连接有盖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储存架本体的内部设置一号槽、二号槽和三号槽,再在一号槽、二号槽和三号槽内设置一号储存盒、二号储存盒和三号储存盒,在一号储存盒内设置血袋槽和血样软管槽,在二号储存盒内设置血样试管槽,在三号储存盒内设置血样软管槽,能够使该储存架本体存储血样软管、血样试管和血袋,适合血库内各种血样使用,使用较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4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巾折叠机用清洁供料机构
- 下一篇:提高数据可靠性保障水平的尘埃粒子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