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游离弹簧圈的装载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4526.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4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62 | 分类号: | A61F2/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赵颖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游离 弹簧 装载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游离弹簧圈的装载输送装置,包括鞘管座、鞘管和推杆,所述鞘管座头端设有鞘管管座,所述鞘管的尾端插入鞘管管座中固定,所述鞘管座尾端设有鲁尔母接头,所述鞘管座内从尾端到头端沿轴向设有贯通且内径逐渐减小的推送腔,所述推送腔与鞘管连通;所述鞘管设有贯通的圆柱形的内腔,所述鞘管的外径在头端逐步减小形成锥形的鞘管头端;所述弹簧圈设置在鞘管的内腔中,所述推杆的外径与鞘管的内径匹配。本实用新型鞘管座中部设置握持部,提升握持舒适度及其稳定性;鞘管头端采用外径变径设计,提高其与导管的对接结合程度,从而提高弹簧圈输送转运操作的稳定性及可控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类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游离弹簧圈的装载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外周栓塞类弹簧圈产品,大多为游离弹簧圈,在将弹簧圈植入病人体前,需要适当安全高效的装载输送装置以装载弹簧圈,以使弹簧圈转送至病灶部位。在这个过程中,鞘管座及鞘管的组合件和弹簧圈是两个独立的物件,弹簧圈装载于鞘管内,术中推杆通过鞘管座及鞘管以对弹簧圈进行推进挤压来完成弹簧圈从鞘管至导管的转运,使弹簧圈转送至病灶部位成为可能。弹簧圈在输送转运过程中可能因鞘管座或鞘管的偏移以至其无法精确对接导管,使弹簧圈输送转运产生非预期偏移。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游离弹簧圈的装载输送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游离弹簧圈的装载输送装置,包括鞘管座、鞘管和推杆,所述鞘管座头端设有鞘管管座,所述鞘管的尾端插入鞘管管座中固定,并使得鞘管座与鞘管同轴设置,所述鞘管座尾端设有鲁尔母接头,所述鞘管座中部为握持部,所述鞘管座内从尾端到头端沿轴向设有贯通且内径逐渐减小的推送腔,所述推送腔与鞘管连通;所述鞘管设有贯通的圆柱形的内腔,所述鞘管的外径在头端逐步减小形成锥形的鞘管头端;所述弹簧圈设置在鞘管的内腔中,所述推杆的外径与鞘管的内径匹配,所述推杆的头端穿过推送腔伸入鞘管内腔推送弹簧圈。
进一步的,所述鞘管管座中设有与鞘管尾端匹配的圆柱形插孔,所述鞘管尾端保持平直切面以贴合圆柱形插孔的底端,所述推送腔与圆柱形插孔的连通处为内推口,所述内推口与鞘管的内腔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鞘管的外径为1.0-5.0mm,内径为0.4-2.0mm,鞘管长度为50-500mm;所述鞘管座的整体长度为20-50mm,最小内径为0.4-2.0mm;所述推杆整体长度为120-500mm,直径为0.4-2.0mm。
进一步的,所述鲁尔母接头通过与鲁尔公接头相连接来进行生理盐水的灌注,进而对弹簧圈进行浸润。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尾端为握持端,所述握持端为便于握持的三角形、方形、圆形或者弯折状。
进一步的,所述鞘管座的握持部整体呈矩形,所述握持部的上面和下面为向内凹陷的凹面,所述凹面上设有条纹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鞘管座的握持部整体呈矩形,所述握持部的四面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凹面,所述凹面上设有栅栏式防滑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鞘管座的握持部整体呈圆柱形,所述握持部在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弧形的凹面,所述凹面上设有防滑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鞘管座、鞘管和推杆的材质分别为不锈钢、形状记忆合金和聚合物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为镍钛合金,所述聚合物为形状记忆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45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