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磷酸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4533.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4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晖;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234 | 分类号: | C01B25/234;C01B25/237;C01B25/235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陶红 |
地址: | 618209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新市镇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脱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酸脱硫领域,公开了一种磷酸脱硫系统,包括脱硫槽、稠厚器,所述脱硫槽与稠厚器之间设置有旋流器,所述脱硫槽的出料口与旋流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旋流器的浓缩液出料口与萃取槽浓缩液进料口连接,所述旋流器的上清液出料口与稠厚器进料口连接,所述稠厚器出料口与萃取槽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脱硫系统能减少稠厚器负荷,减少脱硫时间,减少稠浆输送动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酸脱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磷酸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增稠器又称稠厚器或增浓器,用以浓集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沉降器,悬浮液由中央送液槽流入,清液由周边溢出经流出槽排出,器中有缓慢移动的耙,使沉淀物或沉渣集向器底中心,集中后经排出导管排出。
湿法磷酸采用磷矿粉(矿浆)脱硫工序中,一般是将稀磷酸和磷矿粉(矿浆)注入脱硫槽中,然后再送入稠厚器,在稠厚器中通过重力沉降,浓缩悬浮的固体,这样就达到一个稳态物料平衡,固体主要在底流中被连续地排出,同时也以同样速率从原料物流中加入,澄清后的磷酸通过泵输送至萃取槽,再进入下道工序。然而,在深度脱硫时,由于磷矿粉(矿浆)加入量大,影响稠厚器效率及增加稠厚器负荷,稠浆比重增大,使得稠厚器中有的耙容易出现死耙现象;另外磷矿粉(矿浆)加入量大,使得稠浆输送量增大,增加动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脱硫系统,其能减少稠厚器负荷,减少脱硫时间,减少稠浆输送动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磷酸脱硫系统,包括脱硫槽、稠厚器,所述脱硫槽与稠厚器之间设置有旋流器,所述脱硫槽的出料口与旋流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旋流器的浓缩液出料口与萃取槽浓缩液进料口连接,所述旋流器的上清液出料口与稠厚器进料口连接,所述稠厚器出料口与萃取槽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器的进料口的管道直径为150-250mm,所述旋流器的浓缩液出料口直径为80-100mm,所述旋流器的上清液出料口直径为80-100mm。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器的进料口压力为1.5-2Mpa。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器及稠厚器的顶部均设有溢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稠厚器出料口通过稠浆输送泵与萃取槽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器的浓缩液出料口通过溜槽或溜管与萃取槽浓缩液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稠厚器为锥形或圆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在稠厚器之前增加旋流器,将旋流轻相引入稠厚器中,旋流重相引入萃取槽中,减少了稠厚器的沉降负荷,提高了稠厚器的沉降效率,使得稠浆比重降低,避免出现死耙现象;同时减少了稠浆输送动力成本;通过旋流器直接分离出上清液增大了稠厚器的出液固液比,提高了稠厚器对料浆的沉降效率;同时由于增加了旋流器,提高了整个脱硫系统对料浆的处理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磷酸脱硫系统的示意图。
图标:1-脱硫槽,2-旋流器,3-稠厚器,4-溜槽,5-稠浆输送泵,6-萃取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未经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4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防撞墙钢模板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备料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