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线箱的自锁结构和光纤配线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6055.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0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莫涓涓;贾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宏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郭雨桐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线箱 结构 光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线箱的自锁结构以及光纤配线箱,该配线箱的自锁结构包括以下部件:外壳包括顶板和底板,以及设于左右两侧的侧板;顶板、底板以及两侧板围合形成至少前敞口设置的安装腔;托盘组件内置于安装腔中,包括托盘;滑动机构包括设于底板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以及设于托盘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导轨一致,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以使托盘可相对第一导轨滑动直至滑出安装腔;自锁组件包括设于侧板上的弹性定位件和设于第二导轨上的第一定位部,弹性定位件在托盘内置于安装腔中时与第一定位部连接,以限制第二导轨从第一导轨滑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提高托盘操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线箱的自锁结构和光纤配线箱。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现有的10G网络需向40G/100G网络升级。然而,目前市面常见的光纤分配箱大多结构和功能单一,互换性不强,无法有效满足客户在不同的环境需求下的布线要求;同时,现有的光纤配线箱在实际布线操作时通常只能将光纤配线箱的外壳打开,然后再进行理线操作,其过程较麻烦,无法满足10G网络向40G/100G网络升级的高密度布线应用要求。针对此问题,业内有开发出具备导轨并可滑动抽拉出外壳的托盘设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托盘的导轨容易自动滑出,故容易造成托盘在外壳内的晃动,进而极大影响了光缆在光纤配线箱中的连接牢固性,而且,当托盘抽拉出来后,导轨还容易滑入外壳中,这就导致了托盘抽拉出来后,布线操作的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线箱的自锁结构,其旨在解决现有的抽拉式光纤配线箱中的托盘操作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配线箱的自锁结构,用于光纤配线箱,包括:
外壳,包括上下相对的顶板和底板,以及设于左右两侧并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两所述侧板围合形成至少前敞口设置的安装腔;
托盘组件,内置于所述安装腔中,包括托盘;
滑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以及设于所述托盘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导轨一致,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以使所述托盘可相对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直至滑出所述安装腔;以及,
自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侧板上的弹性定位件和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一定位部,所述弹性定位件在所述托盘内置于所述安装腔中时与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导轨从第一导轨滑出。
可选地,所述侧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定位件为在所述通孔中朝向所述第二导轨凸出的弹性片,所述第二导轨具有朝向对应侧的所述侧板的外侧侧边缘,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设于所述外侧边缘的第一定位槽。
可选地,所述弹性片包括连接段和卡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上端与所述侧板上所述通孔的上方区域连接,并呈沿向下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导轨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卡接段自所述连接段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
所述外侧边缘上设有凸耳,所述第一定位槽设于所述凸耳上。
可选地,所述弹性定位件邻近所述侧板的前端边缘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邻近所述第二导轨的前端设置。
可选地,所述配线箱的自锁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防回滑件,在所述托盘完全抽拉出所述安装腔后,所述防回滑件与所述侧板连接,以防止所述第二导轨往回滑动。
可选地,所述防回滑件为一防回滑条,所述防回滑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的邻近后端处枢接,另一端可向后旋转至与所述侧板的前端边缘抵接。
可选地,所述防回滑条的自由端处设有第一缺口,所述侧板的前端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适配卡入的第二缺口。
可选地,所述配线箱的自锁结构由冷轧板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宏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宏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6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CD屏背光控制电路
- 下一篇:热力能源用智能调节阀对接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