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佛像铸造用合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7672.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1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红;薛焕刚;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青铜时代雕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3/04 | 分类号: | B22D33/04;B22D2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白凯园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佛像 铸造 用合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佛像铸造用合模机构,包括底板、顶板、支杆、静模板、动模板、滑杆和液压伸缩杆;若干所述支杆的底端设置在底板上、顶端设置在顶板上,形成框体,所述静模板中设置有静模板型腔,所述动模板中设置有动模板型腔,所述动模板的中央贯穿设置有熔铸通道;所述静模板位于框体中,并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静模板的一端设置有静模板套头,所述动模板的一端设置有动模板套头,所述静模板套头与动模板套头对齐。本实用新型一种佛像铸造用合模机构,动模板和静模板严丝合缝,分型面间距极小,避免熔融金属流入分型面中,减少产品后期的精修工作,氮气使铸造成型后迅速降温,提高效率,氮气可充满产品与型腔表面间隙,便于脱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工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佛像铸造用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在佛像的生产工艺中,铸造是常用的工艺手段,即采用佛像造型相反的凸模和凹模围合成铸造空间,铸造空间留有入料口,将配制好的熔融状态的液体金属液通过入料口进入凸模和凹模中,待金属液冷却成型,再脱去凸模和凹模即可,现有的佛像铸造中,有些模具密闭性不好,分型面间隙大,使最终的造型产品在分型面处有较大的废料区域,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会增加后期处理工作量,而且脱模需要待温度降下来,才容易脱模,无疑会浪费工作时间,降低生产效率,而且在佛像模具的尖角处很容易残留金属废料。为此,我们设计一种佛像铸造用合模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佛像铸造用合模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佛像铸造用合模机构,包括底板、顶板、支杆、静模板、动模板、滑杆和液压伸缩杆;
若干所述支杆的底端设置在底板上、顶端设置在顶板上,形成框体,所述静模板中设置有静模板型腔,所述动模板中设置有动模板型腔,所述动模板的中央贯穿设置有熔铸通道;
所述静模板位于框体中,并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静模板的一端设置有静模板套头,所述动模板的一端设置有动模板套头,所述静模板套头与动模板套头对齐,所述滑杆穿过动模板套头固定在静模板套头中;
所述液压伸缩杆一端固定在顶板的底面、另一端固定在动模板的顶面;
所述动模板的底面四周设置有若干动模板凸块,所述静模板的顶面四周设置有若干静模板凹槽,所述动模板的底面还静模板的顶面均设置有若干氮气孔,所述动模板和静模板的侧面均设置有氮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伸缩杆可推动动模板下移,贴在静模板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板凸块与静模板凹槽的尺寸相同,所述动模板凸块可随着动模板的移动而嵌入静模板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氮气管充入压缩氮气后,压缩氮气可通过所述氮气孔溢出。
进一步的,熔融的铸造金属液可通过熔铸通道流入所述静模板型腔和动模板型腔围合而成的空间中。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佛像铸造用合模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佛像铸造用合模机构,通过液压伸缩杆推动动模板,使动模板凸块嵌入静模板凹槽中,动模板与静模板严丝合缝的贴合,之间的分模面间距极小,熔融状金属原料不会渗透进分模面间隙中,最终产品分模面处不会产生多余的废料,节约原料,也便于产品后续的进一步精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青铜时代雕塑有限公司,未经铜陵青铜时代雕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7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压制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泳流水线用导电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