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木加工用剥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7730.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9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威利邦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L1/00 | 分类号: | B27L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齐明锐 |
地址: | 4415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木 工用 剥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木加工用剥皮装置,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均插设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与安装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二活动杆远离安装槽的一端安装有滑球,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通过支架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为圆环形,本装置中,电动机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刀片能够跟随第二齿轮转动,通过刀片转动时对原木进行切割,实现剥皮,配合把手实现装置前移,操作过程方便简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木加工用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原木是原条长向按尺寸、形状、质量的标准规定或特殊规定截成一定长度的木段,这个木段称为原木。原木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剥皮处理,现有的剥皮操作一般是操作人员通过刨皮刀进行,操作过程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原木加工用剥皮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木加工用剥皮装置,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均插设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与安装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二活动杆远离安装槽的一端安装有滑球,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通过支架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为圆环形,所述第二齿轮与固定管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第一活动杆,固定杆与第一活动杆之间连接有调节螺丝,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插槽的一端安装有刀片,所述刀片沿固定管的轴线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端部开设有圆环形的燕尾滑槽,第二齿轮的端部设置有燕尾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位于燕尾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沿其轴线方向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杆的数量为3个-6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3个-6个。
优选的,所述刀片的刀口处为倾斜设置,刀口靠近固定管的一端到第二齿轮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刀口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到第二齿轮之间的最小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的固定管内部设置有弹簧、第二活动杆和滑球,固定管套在原木外侧时,滑球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原木贴紧,便于装置在原木上滑动。
2、电动机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刀片能够跟随第二齿轮转动,通过刀片转动时对原木进行切割,实现剥皮,配合把手实现装置前移,操作过程方便简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原木加工用剥皮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原木加工用剥皮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原木加工用剥皮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原木加工用剥皮装置的固定管与第二齿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原木加工用剥皮装置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原木加工用剥皮装置的图1中刀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威利邦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威利邦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7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反凸模压门板用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风叶与轴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