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层流布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8360.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3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萍;黄晓祥;顾云蕾;黄毅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华亿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流 布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流布置装置,包括输气主管,输气主管的进气端固接抽风机,输气主管的侧壁通过输气支管连接多个布气端,每个布气端包括中空的外壳,外壳的顶板外接输气支管,外壳的内腔中由上往下依次固接至少两层滤布,相邻两层滤布之间固设负离子发生器,外壳的底板上均布开设多个通孔。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能够做到向密闭室内均布输入干净的新鲜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污染防治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层流布置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某些特殊环境中,比如实验室、解剖室、医用教学室等等,由于环境的特殊性,需要时常进行更换空气以维持室内空气清新,因此需要一种设备将室外的新空气吸入室内。
由于现在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在向室内输入新鲜空气的同时,需要对输入的空气进行预处理作业,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鉴于实验室、解剖室等场所的特殊性,还需要做到新空气是均布输入室内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层流布置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能够做到向密闭室内均布输入干净的新鲜空气。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层流布置装置,包括输气主管,所述输气主管的进气端固接抽风机,输气主管的侧壁通过输气支管连接多个布气端,每个所述布气端包括中空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板外接输气支管,外壳的内腔中由上往下依次固接至少两层滤布,相邻两层滤布之间固设负离子发生器,外壳的底板上均布开设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侧壁还固设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的测量端伸入底板与最下层滤布之间的内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腔中由上往下依次固接第一滤布、第二滤布和第三滤布,第一滤布和第二滤布之间固设第一负离子发生器,第二滤布和第三滤布之间固设第二负离子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通过抽风机将外部的空气抽入输气主管中,最后沿着输气支管进入布气端,在布气端中经过多层滤布的吸附过滤,以及第一负离子发生器的清洁,形成干净的空气,最后经过底板上均布的通孔输入室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气端的剖视图。
其中:1、布气端;101、顶板;102、第一滤布;103、第一负离子发生器;104、第二滤布;105、第二负离子发生器;106、第三滤布;107、底板;2、输气主管;3、输气支管;4、抽风机;5、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层流布置装置,包括输气主管2,输气主管2的进气端固接抽风机4,输气主管2的侧壁通过输气支管3连接多个布气端1,每个布气端1包括中空的外壳,外壳的顶板101外接输气支管3,外壳的内腔中由上往下依次固接第一滤布102、第二滤布104和第三滤布106,第一滤布102和第二滤布104之间固设第一负离子发生器103,第二滤布104和第三滤布106之间固设第二负离子发生器105,外壳的底板107上均布开设多个通孔;外壳的侧壁还固设有警报器5,警报器5的测量端伸入底板107与第三滤布106之间的内腔中。
使用本实用新型后,通过抽风机4将外部的空气抽入输气主管2中,最后沿着输气支管3进入布气端1,在布气端1中经过第一滤布102吸附后被第一负离子发生器103产生的负离子清洁,再经过第二滤布104吸附后被第二负离子发生器105产生的负离子清洁,最后经过第三滤布106的吸附过滤,形成干净的空气,通过底板107上均布的通孔均布输入室内。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华亿科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华亿科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8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