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泡产生装置及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9474.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8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闻路红;杨晓东;王明琼;郭超;王益杰;伍恒汉;何跃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路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C02F1/48;C02F1/78;C02F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产生 装置 废水处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泡产生装置及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气液混合单元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在连通部处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连通部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轴线和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间的夹角为钝角或平角;所述第三通道的中心轴线和第一通道的中心轴线间的夹角为零或锐角;所述第一通道的临着所述连通部的一端的内部具有沿着流体方向的内径收缩段,所述连通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径收缩段的最小内径;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连通气泡分解单元;气泡分解单元包括第一管道和磁铁,多个磁铁设置在第一管道内,磁铁之间为流体通道。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机物降解效果好、杀菌除臭、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特别涉及气泡产生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含油废水中因含油类、表面活性剂及有机添加剂等对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故未经处理不得任意排放。切削液在金属及其合金的加工过程中有冷却、润滑、清洗和防锈的作用,机加工过程中使用过后的切削液废液,经常出现杂油、颗粒、发臭等问题。又如清洗剂废水,清洗剂主要用于电镀行业的各类金属加工件的脱脂清洗,清洗机械设备、机床表面的顽固重油污,汽车行业脱脂清洗等,以保证零件的正常使用,防止污染环境及零件的后续污损,在清洗工件后产生的含油废水,具有组成复杂,水质波动大、排放规律差,难生物降解、对动植物和人体有慢性毒害作用的特点。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主要包括水压机维护、更换和拆解过程中产生的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使用切削油和切削液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以及其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等。工业含油废水经油水分离后循环使用或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均为处理工业含油废水的环保举措,常用的废乳化液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等。
曝气技术作为高效、低成本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受到人们关注。纳米微气泡具有溶解度高、比表面积大、上升速度慢、吸附性强等特点,另外微纳米气泡收缩并发生破裂瞬间,界面上由高浓度正负离子所积累的能量释放,从而生成大量的羟基自由基,其所具有的强氧化作用可以降解水中被氧化分解的污染物,这对水质起到了良好的净化作用。产生纳米微气泡常见的方式有下面几种:
上述各种产生纳米微气泡的方式的不足在于:
1.超声波空化法不能连续工作,功耗较大、效率偏低;
2.电解凝聚气浮法电耗较高,电板易结垢;
3.加压溶气/减压释气工作时必须先将气体溶于水,后通过释气产生微气泡,整个过程不连续,微气泡的产生效率低;
4.加压溶气/叶轮散气原理简单,但实际操作复杂,有时形成的气泡较大,直径难以控制在50μm以下;
5.高速旋流法气体吸入量难以控制,流体变化严重影响气泡释放,流路复杂,加工难度高;
6.过流断面渐缩突扩法内壁加工光洁度要求高,水质水量变化幅度较大时,难以调节充氧量;
7.微多孔结构法由于介质的孔径很小,对于装置的制造加工要求相对较高,而且容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生纳米微气泡小且多的气泡产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气泡产生装置,所述气泡产生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路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路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9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