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隧道口半路堑段基床翻浆冒泥整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59921.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2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韩峰;赵文辉;陶乐;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2D17/20;E01B2/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曹向东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隧道 半路 堑段基床 翻浆 整治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隧道口半路堑段基床翻浆冒泥整治系统,包括隧道口半路堑段的路堑边坡和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的上部平台靠近所述路堑边坡的两端分别设有渗水井,该渗水井下部设有数个排水管Ⅰ;所述排水管Ⅰ通过纵向布置的渗水盲沟Ⅱ连有与所述排水管Ⅰ数量相匹配的排水管Ⅱ;沿所述渗水盲沟Ⅱ相垂直的方向设有横向布置的数个渗水盲沟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利用渗水井、排水管和渗水盲沟多维度相结合的排水方法,有效解决了既有线隧道口半路堑段基床翻浆冒泥的问题,同时增强挡墙侧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基床病害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隧道口半路堑段基床翻浆冒泥整治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极端气候水文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加大,加剧了各区域内降水量波动,造成部分地区近些年降水量的持续上升。对于隧道口半路堑段铁路基床位置,由于半路堑开挖造成应力释放、挡墙等的多重作用,以及挡墙两侧水位差的存在,从而造成路堑边坡位置水位上升,进而造成铁路基床位置含水量较高,在列车荷载用下出现基床翻浆冒泥现象。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基于隧道口半路堑段基床翻浆冒泥整治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基于隧道口半路堑段基床翻浆冒泥整治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口半路堑段基床翻浆冒泥整治系统,包括隧道口半路堑段的路堑边坡和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的上部平台靠近所述路堑边坡的两端分别设有渗水井,该渗水井下部设有数个排水管Ⅰ;所述排水管Ⅰ通过纵向布置的渗水盲沟Ⅱ连有与所述排水管Ⅰ数量相匹配的排水管Ⅱ;沿所述渗水盲沟Ⅱ相垂直的方向设有横向布置的数个渗水盲沟Ⅰ。
所述渗水井的直径为1m、孔壁厚度为10cm。
所述渗水井的深度低于基床面3m,且在距离底部1m以上处的四周设有孔径为15mm的数个渗水孔,距离底部1m处设有两两间隔30m的数个所述排水管Ⅰ。
数个渗水孔中两两间隔40cm*40cm,且每个渗水孔的孔内设有渗水布Ⅰ。
所述排水管Ⅰ的进水侧Ⅰ采用渗水布Ⅱ包裹,并沿所述路堑边坡侧设有不低于4%的坡度。
所述排水管Ⅱ的进水侧Ⅱ采用渗水布Ⅲ包裹。
数个所述渗水盲沟Ⅰ的顶部位于基床表层20cm处,其外侧设有一层50cm*50cm渗水布Ⅳ,并设置不低于4%的坡度。
数个所述渗水盲沟Ⅰ中两两间隔15m。
所述渗水盲沟Ⅱ位于靠近所述路堑边坡排水沟下部1.5m处,外侧设置一层50cm*50cm渗水布Ⅴ,并沿所述排水管Ⅰ方向设置不低于4%的坡度。
所述排水管Ⅰ与所述排水管Ⅱ的直径均为40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渗水井、排水管和渗水盲沟多维度相结合的排水方法,墙侧压力水进行横向排除,降低路堑基床位置的水位线,同时降低基床位置含水量,增强其强度和刚度,有效解决了既有线隧道口半路堑段基床翻浆冒泥的问题,同时增强挡墙侧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中:1—路堑边坡;2—挡墙;3—渗水井;41—排水管Ⅰ;42—排水管Ⅱ;51—渗水盲沟Ⅰ;52—渗水盲沟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9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维修用便携式钢机构防滑脚扣
- 下一篇:一种涂层布热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