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釉嘴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0796.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6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礼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礼彬 |
主分类号: | B05B1/06 | 分类号: | B05B1/06;B28B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峰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釉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卫生陶瓷专用的喷釉嘴。现有的喷釉技术,容易产生釉雾,造成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釉嘴,包括筒体、垫圈甲、凹片、垫圈乙、太极片和进釉头;所述筒体内侧面设置有螺纹,前端封口中心设置有圆孔;所述凹片的中心开有一小孔,一侧面向中央稍微凹入;所述太极片在两侧面对称地设置有太极图形状的沟槽,沟槽由尖端向圆端逐渐倾斜深入,直至穿过片体形成倾斜小孔;所述进釉头由内径相同而外径不同的三段圆管连成一体。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喷釉嘴喷出的瓷釉成锥形喷射流,喷射均匀,效率高,不会形成釉雾,或者釉雾极少,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卫生陶瓷专用的喷釉嘴。
背景技术
喷釉是陶瓷制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现有的喷釉技术,不管是人工的还是机械臂,一般都是以高压气体带动瓷釉,高速喷射到坯体表面,这一过程中,容易产生釉雾,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釉嘴,包括筒体、垫圈甲、凹片、垫圈乙、太极片和进釉头;所述筒体内侧面设置有螺纹,前端封口中心设置有圆孔;所述凹片的中心开有一小孔,一侧面向中央稍微凹入;所述太极片在两侧面对称地设置有太极图形状的沟槽,沟槽由尖端向圆端逐渐倾斜深入,直至穿过片体形成倾斜小孔;所述进釉头由内径相同而外径不同的三段圆管连成一体,其中央管道让瓷釉通过,内段圆管的侧面向中央稍微凹入,内段圆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与筒体的内侧面螺纹相匹配,外段圆管的外表面也设置有螺纹,可以与输送瓷釉的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喷釉嘴喷出的瓷釉成锥形喷射流,覆盖面积较大,结合坯体的旋转,喷射均匀,效率高。
2、没有高压气体,不会形成釉雾,或者釉雾极少,卫生环保,节省了治污费用。
3、从坯体流下来的瓷釉收集后,可以重新利用,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筒体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凹片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喷釉嘴,包括筒体1、垫圈甲2、凹片3、垫圈乙4、太极片5和进釉头6;所述筒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螺纹,前端封口中心设置有圆孔,瓷釉从此喷出,筒体1内部空间可以放置各个组件;所述凹片3的中心开有一小孔,一侧面向中央稍微凹入;所述太极片5在两侧面对称地设置有太极图形状的沟槽,沟槽由尖端向圆端逐渐倾斜深入,直至穿过片体形成倾斜小孔;所述进釉头6由内径相同而外径不同的三段圆管连成一体,其中央管道让瓷釉通过,内段圆管的侧面向中央稍微凹入,内段圆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与筒体1的内侧面螺纹相匹配,外段圆管的外表面也设置有螺纹,可以与输送瓷釉的设备连接。
使用时,如图1所示,将垫圈甲2、凹片3、垫圈乙4和太极片5按顺序装入筒体1里面,凹片3凹入的一面朝向太极片5的方向,再拧紧进釉头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釉嘴即组装完成,将喷釉嘴固定到合适位置,将输送瓷釉的设备连接到进釉头6上,高压瓷釉经进釉头6进入后,流经太极片5的倾斜小孔,旋转起来,在太极片5和凹片3之间形成涡流,又从凹片3的中央小孔喷射而出,形成锥形喷射流,结合坯体的旋转,就能够对整个坯体表面喷釉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太极片5的倾斜小孔与片体平面的夹角,在10°~45°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太极片5用陶瓷材料制作而成,经久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礼彬,未经陈礼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07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