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C型光电同轴同传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1171.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3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常大飞;陆兆辉;岳宝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光纤光缆传输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H01R24/40;H01R13/405;H01R13/627;H01R13/629;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俊峰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c 光电 同轴 连接器 | ||
一种SC型光电同轴同传连接器,包括:传输光缆,所述传输光缆具有:单芯光纤,用于光信号传输;单芯光纤包层,设置在所述单芯光纤外,对所述单芯光纤进行保护;导电金属层,设置在所述单芯光纤包层外表面上,用于传输电信号;光插针,与所述传输光缆一端连接,所述单芯光纤与所述单芯光纤包层伸入所述光插针中,所述光插针为金属材质,且与所述导电金属层焊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传输光缆分为三层,单芯光纤层、单芯光纤包层、导电金属层,一个光插针即可同时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传输,即实现光电的同轴传播,使后续连接光电连接器时,仅仅需要一个接口即可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同时传输,降低所需的体积,使其能满足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连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SC型光电同轴同传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电连接器作为传输器件,提供光电信号连接与分离功能,在器件与组件、组件与机构、系统与子系统之间起着光电信号传递的作用。目前光电连接口相互独立,体积、重量较大,随着武器装备如智能导弹、智能坦克、智能鱼雷等,向微型化、重量轻发展,与之配套的一些零部件也向微型化、重量轻发展。传统的光电一体连接器已经不能满足系统的现有微型化、重量轻要求。
目前设备之间的光电信号传输基本上采用独立的光纤连接器和电连接器,或者采用同一连接器但是相互独立的光连接口和电连接口,然而采用这种方式同时传输光信号与电信号就需要两个连接器或两个接口,导致体积增加,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在力学与高温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的SC型光电同轴同传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SC型光电同轴同传连接器,包括:
传输光缆,所述传输光缆具有:
单芯光纤,用于光信号传输;
单芯光纤包层,设置在所述单芯光纤外,对所述单芯光纤进行保护;
导电金属层,设置在所述单芯光纤包层外表面上,用于传输电信号;
光插针,与所述传输光缆一端连接,所述单芯光纤与所述单芯光纤包层伸入所述光插针中,所述光插针为金属材质,且与所述导电金属层焊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SC型光电同轴同传连接器,其中,所述传输光缆包括:
绝缘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导电金属层外表面上,用于隔绝电信号和保护传输光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SC型光电同轴同传连接器,其中,包括:
适配器,所述适配器两侧连接不同的光插针,两个不同的所述光插针在所述适配器中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SC型光电同轴同传连接器,其中,所述单芯光纤及所述单芯光纤包层与所述光插针通过环氧胶固化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SC型光电同轴同传连接器,其中,所述光插针与所述导电金属层通过焊剂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传输光缆分为三层,单芯光纤层、单芯光纤包层、导电金属层,通过光插针与金属层的连接传输电信号,通过光插针中设置单芯光纤与单芯光纤包层传输光信号,一个光插针即可同时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传输,即实现光电的同轴传播,使后续连接光电连接器时,仅仅需要一个接口即可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同时传输,降低所需的体积,使其能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输光缆实施例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实施例整体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光纤光缆传输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未经安徽光纤光缆传输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1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