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效防火耐高温中压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2576.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4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尹灵;张映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成天泰电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42;H01B7/18;H0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效 防火 耐高温 压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强效防火耐高温中压电缆,包括储料芯,储料芯的外侧套设有耐火云母带层,耐火云母带层与储料芯之间设置有分隔条,且耐火云母带层的内环面和储料芯的外环面上均设置有限位带,限位带的表面设置有导线,储料芯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储料芯和耐火云母带层的内部均填充有隔氧防火填充层;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强效防火耐高温中压电缆通过耐火云母带层将导线与外部防护层隔离,且通过分隔条对储料芯和耐火云母带层之间空间分割,使得导线单根独立放置,且导线外侧包裹有隔氧防火填充层,提升导线的耐高温和防火性能,且避免了单根导线然后快速连燃周围导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强效防火耐高温中压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载体,在各行各业被广泛使用;
现有技术中,一些高温环境中,电缆外皮容易发生老化,且传统电缆表面容易磨蹭发生破损,目前的电缆存在一些问题,不能遭受高温的锻造以及不具有防火的作用,在遇到高温或者明火的时候,容易对电缆造成严重的损伤,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等缺点;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强效防火耐高温中压电缆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效防火耐高温中压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效防火耐高温中压电缆,包括储料芯,所述储料芯的外侧套设有耐火云母带层,所述耐火云母带层与储料芯之间设置有分隔条,且耐火云母带层的内环面和储料芯的外环面上均设置有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表面设置有导线,储料芯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储料芯和耐火云母带层的内部均填充有隔氧防火填充层,耐火云母带层的外侧套设有绝缘包带层,所述绝缘包带层的外侧套设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外侧套设有外套层,所述外套层的外环面上设置有耐磨凸条。
优选的,所述储料芯呈五边形管状结构,耐火云母带层呈圆管结构,分隔条处于储料芯的弯折边上,分隔条设置有五个,五个分隔条分别与储料芯的五条弯折边对应分布。
优选的,所述储料芯外环面上的一组限位带与耐火云母带层内环面上的一组限位带共同对导线夹持,相邻两个分隔条之间均设置有限位带。
优选的,所述通孔呈圆孔形结构,储料芯的每一个侧板上均设置有两组通孔,通孔连通储料芯和耐火云母带层之间的隔氧防火填充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包带层、耐高温层以及外套层均呈圆管形结构,耐磨凸条呈半圆形条状结构,耐磨凸条设置有多个,多个耐磨凸条等距离等大小沿着外套层的外环面排列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强效防火耐高温中压电缆通过耐火云母带层将导线与外部防护层隔离,且通过分隔条对储料芯和耐火云母带层之间空间分割,使得导线单根独立放置,且导线外侧包裹有隔氧防火填充层,提升导线的耐高温和防火性能,且避免了单根导线然后快速连燃周围导线;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强效防火耐高温中压电缆的外套层的外环面上加设耐磨凸条,耐磨凸条突出设置,不仅便于线体与墙体之间形成缝隙便于散热,且减小外套层表面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储料芯1、耐火云母带层2、分隔条3、限位带4、导线5、通孔6、隔氧防火填充层7、绝缘包带层8、耐高温层9、外套层10、耐磨凸条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成天泰电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成天泰电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2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