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3322.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莫伟树;毛德龙;许忠杰;缪宣和;吴颂;胡先锋;程志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朱力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消声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气消声器包括设有前扣盖和后扣盖的筒体,在前扣盖与后扣盖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多孔内板、第二多孔内板和第三内板;有一根进气管依次穿过前扣盖、第一多孔内板和第二多孔内板进入由第二多孔内板与第三内板围成的进气腔室;一根排气管依次穿过后扣盖、第三内板、第二多孔内板和第一多孔内板进入由前扣盖与第一多孔内板围成的排气腔室,第一多孔内板、第二多孔内板与第三内板在相对应的外缘处均设有缺口,在前扣盖上设有与缺口相对应的漏液孔。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排气消声器内部的零件容易被腐蚀而产生的异响,经常需要进行售后维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消声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的排气消声器。
背景技术
排气消声器的作用是降低从排气歧管排出废气的温度和压力,从而减小降低发动机的噪声,有一种如图1所示的排气消声器,该排气消声器包括设有前扣盖1和后扣盖4的筒体,在前扣盖1与后扣盖4之间的筒体上依次设有第一多孔内板8、第二多孔内板7、第三内板5;有一根进气管2,进气管2依次穿过前扣盖1、第一多孔内板8和第二多孔内板7进入由第三内板5和第二多孔内板7围成的进气腔室内;有一根排气管3,排气管3依次穿过后扣盖4、第三内板5、第二多孔内板7和第一多孔内板8进入由前扣盖1与第一多孔内板8的排气腔室内。这种排气消声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停车后,由于筒体内外存在温差,热态尾气受空气冷却会形成带水汽的气流,气流沿排气管倒灌进入各腔室,气流在各腔室内分别与侧壁碰撞冷却成有一定腐蚀性的弱酸性的冷凝水,这些弱酸性液体沉积在筒体的底部,筒体内的多块内板、前扣盖和后扣盖等零件长期浸泡在弱酸性液体中产生的锈蚀、穿透的而产生的异响,经常需要进行售后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气消声器,以解决现有排气消声器内部的零件容易被腐蚀而产生的异响,经常需要进行售后维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排气消声器包括设有前扣盖和后扣盖的筒体,在所述前扣盖与后扣盖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多孔内板、第二多孔内板和第三内板;有一根进气管依次穿过所述前扣盖、所述第一多孔内板和所述第二多孔内板进入由所述第二多孔内板与所述第三内板围成的进气腔室;一根排气管依次穿过所述后扣盖、所述第三内板、所述第二多孔内板和所述第一多孔内板进入由所述前扣盖与所述第一多孔内板围成的排气腔室,所述第一多孔内板、所述第二多孔内板与所述第三内板在相对应的外缘处均设有缺口,在所述前扣盖上设有与所述缺口相对应的漏液孔。
上述排气消声器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多孔内板、所述第二多孔内板和所述第三内板的外缘上的所述缺口均为弧形缺口,这三个所述弧形缺口均位于所述筒体的下部;所述漏液孔为直径为3毫米的通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排气管上设有伸向缺口方向的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插装在所述进气腔室内的近所述第二多孔内板处的所述排气管的管壁上;所述虹吸管的直径为7毫米~10毫米,所述虹吸管的管口与所述筒体的筒壁之间的距离为3毫米~6毫米,所述虹吸管的管壁厚度为2毫米。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三内板穿装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连通所述进气腔室与由所述第三内板与所述后扣盖第二多孔内板围成的后降噪腔室;在所述第一多孔内板与所述第二多孔内板上穿装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连通所述进气腔室与所述排气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3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保护贴及移动穿戴式监测仪
- 下一篇:一种船舶电气调试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