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脸识别摄像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3421.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7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邹梅凤;叶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稳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摄像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摄像头,包括安装板以及人脸识别摄像头主体,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沿着安装板横向轴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正反电机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沿着第一连接板横向轴对称设置的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第二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贯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转轴之间固定连接,人脸识别摄像头主体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适应更多场合的人脸识别功能,非常实用,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脸识别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摄像头。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后期,并且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技术实现为主;人脸识别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尖端的核心算法,并使识别结果具有实用化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人脸识别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同时需结合中间值处理的理论与实现,是生物特征识别的最新应用,其核心技术的实现,展现了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转化。
人脸识别中摄像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人脸识别摄像头都是固定结构,都是需要人去移动脸部识别,在一些闸机识别上因为每个人身高差异不同,很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摄像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脸识别摄像头,包括安装板以及人脸识别摄像头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沿着安装板横向轴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正反电机,所述第一正反电机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纵向贯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沿着第一连接板横向轴对称设置的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远离第四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正反电机,所述第二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贯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主体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主体包括外壳,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主体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摄像镜头,所述摄像镜头的外圆周上设有用于固定摄像镜头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围绕着摄像镜头圆周均匀分布的补光灯。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与第一转轴之间通过第一轴承座旋转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与第二转轴之间通过第二轴承座旋转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正反电机的外侧设有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与第一正反电机之间通过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保护罩与第一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正反电机的外侧设有第二保护罩,所述第二保护罩与第二正反电机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保护罩与第三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稳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稳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3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机器人用控制送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爆结构的燃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