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机用消声风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3761.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8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陆淼军;赵世宏;赵光辉;鲁煜锋;赵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鹏阳风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5/08;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曹立成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消声 风道 | ||
1.一种风机用消声风道,包括两端成型有颈部的圆筒状的风道本体(10);风道本体(10)的两端的颈部远离的端面上焊接有法兰盘(11);其特征在于:风道本体(10)的内圆柱面上设置有若干左右相邻设置的侧消声部;侧消声部包括下消声单元(30)和奇数个上消声单元(20);下消声单元(30)位于上消声单元(20)的下侧;下消声单元(30)和上消声单元(20)内部中空设置并且内侧壁为多孔板;下消声单元(30)和上消声单元(20)内填充有吸音介质;下消声单元(30)和上消声单元(20)的外表面抵靠住风道本体(10)的内圆柱面;下消声单元(30)和上消声单元(20)的内表面为呈圆弧面并且所有的上消声单元(20)和下消声单元(30)的内表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面;下消声单元(30)的前后端面成型竖直面;上消声单元(20)呈扇环状并且相邻的上消声单元(20)相互抵靠;风道本体(10)的底部竖直穿设有若干左右均匀分布的下限位螺栓(13);下限位螺栓(13)穿过下消声单元(30)并且螺接在下消声单元(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用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风道本体(10)的顶部竖直穿设有若干左右均匀分布的上限位螺栓(12);上限位螺栓(12)穿过最上端的上消声单元(20)并且螺接在上消声单元(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机用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风道本体(10)内设置中空的圆柱状的中心消声部(40);中心消声部(40)的两端成型为圆锥;中心消声部(40)内填充有吸音介质;中心消声部(40)的侧壁为多孔板;中心消声部(40)的外表面上端和下端分别成型有若干左右均匀分布的竖直连接杆(43);上侧和下侧的竖直连接杆(43)一一对应;一对上下相对的竖直连接杆(43)的外侧端成型有圆环状的连接环(45);连接环(45)的外径与下消声单元(30)和上消声单元(20)的内表面组成的圆弧面的直径相同;下限位螺栓(13)的上端和上限位螺栓(12)的下端螺接在连接环(45)的外圆柱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机用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竖直连接杆(43)的横截面呈菱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机用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中心消声部(40)包括一对中心锥部(42)和中部的主消音筒(41);一对中心锥部(42)螺接在主消音筒(41)的两端;竖直连接杆(43)成型在主消音筒(41)的外圆柱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用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上消声单元(20)包括左部的上消声主体(21)和右部的上盖板(22);上消声主体(21)的右端面上成型有若干上限位插槽(210);上盖板(22)的左端面上成型有若干与上限位插槽(210)配合的上限位插柱(2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用消声风道,其特征在于:下消声单元(30)包括左部的下消声主体(31)和右部的下盖板(32);下消声主体(31)的右端面上成型有若干下限位插槽(310);下盖板(32)的左端面上成型有若干与下限位插槽(310)配合的下限位插柱(3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鹏阳风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鹏阳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37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不锈钢搅拌罐
- 下一篇:一种螺杆挤出式捏合机的接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