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盒内过滤器效率及阻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5053.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7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钱力;钱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鸣励实验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俞黎玉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器 效率 阻力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盒内过滤器效率及阻力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腔和设备腔,检测腔和设备腔的两侧分别通过气流夹道连接;检测腔内设有两组隔板,两组隔板将检测腔非封闭的分隔为检测腔前腔和检测腔后腔;两组隔板之间安装有待检测过滤器;检测腔前腔和检测腔后腔上均设有带阀发尘口和带阀检测口,带阀发尘口和带阀检测口分别连接发尘器和尘埃粒子检测器,用于检测待检测过滤器的过滤效率;设备腔内设有两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压差传感器;两组检测模块分别检测中间装有待检测过滤器的检测腔前腔和检测腔后腔的温度与对外压力。本实用新型采用检测腔和设备腔实现对过滤器进行阻力和过滤效率的检测,确定过滤器剩余寿命和过滤效率是否达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和阻力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盒内过滤器效率及阻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动物相关规范标准中,小型啮齿类实验动物所需要的饲养环境基本是以屏障环境为主,其洁净度要求为7级。而为了节约净化空间,实验大、小鼠的饲养方法逐渐向着屏障环境加配高密度独立通风笼具的形态而转变。由于同一屏障环境内实验动物数量的增多,导致屏障环境内可能有的未知感染风险也越来越多,所以对单笼盒内的洁净度要求也逐渐重视起来。为了保证笼盒内的洁净度,盒内过滤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盒内过滤器的使用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就是老化与更换的情况。一般过滤器的老化程度是根据过滤器的阻力变化,当终阻力达到初阻力1.5倍时,建议更换过滤器。但是实际使用时,由于过滤器的数量较多,供应商都会建议使用者一年或两年更换一次过滤器,也不会对过滤器做任何检测工作。所以盒内过滤器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检测工具。
但是厂家提供的过滤器一年或两年更换一次,是建立类似房间进风过滤器这种一般使用情况下的经验参数。盒内过滤器在实际使用时,每过一段时间会进行清洗以及高温高压灭菌消毒,这是房间内过滤器使用过程中没有的情况。所以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是否还用相同的使用寿命经验值,就有待商榷了。每个使用机构由于操作流程的差异,清洗消毒过滤器的间隔也会有差异,那么过滤器的阻力变化差异又有多大,这些数据都需要标准化的检测装置进行确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对待检测的过滤器进行阻力和过滤效率进行检测,让使用者真正了解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失效过滤器的盒内过滤器效率及阻力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盒内过滤器效率及阻力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腔和设备腔,所述检测腔和设备腔的两侧分别通过气流夹道连接;所述检测腔内设有两组隔板,所述两组隔板将检测腔非封闭的分隔为检测腔前腔和检测腔后腔;所述两组隔板之间安装有待检测过滤器;所述检测腔前腔和检测腔后腔上均设有带阀发尘口和带阀检测口,所述带阀发尘口和带阀检测口分别连接标准发尘器和标准尘埃粒子检测器,用于检测待检测过滤器的过滤效率;所述设备腔内设有两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压差传感器;所述两组检测模块分别检测中间装有待检测过滤器的检测腔前腔和检测腔后腔的温度与对外压力。
优选地,所述设备腔内设有气源供应模块,所述气源供应模块包括双向气泵、双向流量器,所述双向气泵和双向流量器通过双向调节阀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源供应模块两端分别通过设备过滤器连接设备腔两端的气流夹道,所述过滤器用于保护气源供应模块中的电子器件。
优选地,所述检测腔的两端分别通过散流板连接气流夹道,用于将进入检测腔的气流能够充分打散,易于气溶胶的混流。
优选地,所述设备腔内设有电源插口和蓄电池,用于提供电源。优选地,所述设备腔内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数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面板用于反馈和存储参数信息,并检测记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鸣励实验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鸣励实验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5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