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量输入继电器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5667.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5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优正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输入 继电器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模组领域,尤其是数字量输入继电器模组。该继电器模组包括牛角端子、导线、直流电源DC1、保险丝FP1、发光二极管LED1、跳线端子JP1、发光二极管LED2、二极管D、继电器线圈K、触点开关、保险丝F、发光二极管LED3、保险丝FP2、直流电源DC2和跳线,所述牛角端子上通过数个接线端子连接有数根导线,其中四根导线两两短接在一起,跳线端子JP1的第3端与电源DC1的正极相连,跳线端子JP1的第1端与电源DC1的负极相连。本实用新型用于监控电机、泵和阀门。将原先所有通道所需要连接的导线数量减少,通过NPN和PNP的连接旋转,来适配所有的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模组领域,尤其是数字量输入继电器模组。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而现有的用于监控电机、泵和阀门的继电器无法适配所有型号的系统及PLC,且连接通道的导线数量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字量输入继电器模组。本申请用于监控电机、泵和阀门。将原先所有通道所需要连接的导线数量减少,通过NPN和PNP的连接旋转,来适配所有的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字量输入继电器模组,包括牛角端子、导线、直流电源DC1、保险丝FP1、发光二极管LED1、跳线端子JP1、发光二极管LED2、二极管D、继电器线圈K、触点开关、保险丝F、发光二极管LED3、保险丝FP2、直流电源DC2和跳线,所述牛角端子上通过数个接线端子连接有数根导线,其中四根导线两两短接在一起,跳线端子JP1的第3端与电源DC1的正极相连,跳线端子JP1的第1端与电源DC1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电源DC1的正极相连,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电源DC1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电源DC1的正极之间连接有保险丝FP1,其中两个短接在一起的导线连接在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另外两个短接在一起的导线连接在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除了四根两两短接在一起的导线之外的其他导线均分别连接在数个触点开关的一端,所有触点开关的另一端均连接在跳线端子JP1的第2端,发光二极管LED2和二极管D均并联在用于磁吸控制触点开关的继电器线圈K上,每一个继电器线圈K均连接有两个跳线,有一半数量的发光二极管LED2所连接的跳线均连接在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和负极上,另外一半发光二极管LED2所连接的跳线直接连接现场电源,直流电源DC2的正极连接在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直流电源DC2的负极连接在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直流电源DC2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之间连接有保险丝FP2。
具体地,所述导线数量为20根。
具体地,所述直流电源DC1的电压为24V。
具体地,所述继电器线圈K的数量为16个,触点开关的数量为16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字量输入继电器模组。本申请用于监控电机、泵和阀门。将原先所有通道所需要连接的导线数量减少,通过NPN和PNP的连接旋转,来适配所有的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优正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优正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56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