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压榨制取茶油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7338.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0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蒋电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华瑶族自治县潇水源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5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压榨 制取 茶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螺旋压榨制取茶油的装置,包括:机架、压榨部、进出料部,机架包括支撑架和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支撑台,支撑台中间为镂空结构;压榨部设置于支撑台上,压榨部包括压榨室、贯穿压榨室的转轴、安装在压榨室外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旋转电机、正向啮合于转轴的第一旋转压榨片和反向啮合于转轴的第二旋转压榨片,第一旋转压榨片和第二旋转压榨片对称分布在转轴两端,压榨室下表面间隔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油孔;进出料部包括设置于压榨室上方的进料斗、设置于压榨室下方的出料斗以及设置在出料斗下方的茶油收集器,压榨室与出料斗之间设有第一过滤层,出料斗与茶油收集器之间设有第二过滤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油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螺旋压榨制取茶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茶油,是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籽含油率一般为25~35%,所榨出的油茶籽油主要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芥酸、胆固醇等对人体有害物质。其脂肪酸含量、比例与橄榄油极为相似,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称号,甚至部分营养成分的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和其他油脂,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茶油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去壳、晒干、粉碎、蒸炒、压榨、过滤等步骤,通过以上步骤来生产、提纯茶油。
而现有压榨制取茶油的装置,存在压榨制取不彻底、出油杂质多等问题,影响茶油压榨制取的效率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螺旋压榨制取茶油的装置,使茶油压榨制取更彻底,提高茶油压榨制取的效果,同时,压榨完成后对制取的茶油进行过滤,提高茶油压榨制取的效率和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压榨制取茶油的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架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中间为镂空结构;
压榨部,所述压榨部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压榨部包括压榨室、贯穿所述压榨室的转轴、安装在所述压榨室外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旋转电机、正向啮合于所述转轴的第一旋转压榨片和反向啮合于所述转轴的第二旋转压榨片,所述第一旋转压榨片和所述第二旋转压榨片对称分布在所述转轴两端,所述压榨室下表面间隔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油孔;
进出料部,所述进出料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压榨室上方的进料斗、设置于所述压榨室下方的出料斗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料斗下方的茶油收集器,所述压榨室与所述出料斗之间设有第一过滤层,所述出料斗与所述茶油收集器之间设有第二过滤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压榨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旋转压榨片的数量和所述第二旋转压榨片的数量相同,转轴中心为转轴中间部,多个所述第一旋转压榨片和多个所述第二旋转压榨片关于转轴中间部对称设置。
优选地,各相邻所述第一旋转压榨片间距沿远离转轴中间部方向逐渐扩大,距离转轴中间部最近的所述第一旋转压榨片和所述第二旋转压榨片之间间距小于任意相邻所述第一旋转压榨片间距。
优选地,所述出料斗包括呈V型的大端和小端,大端形状与所述支撑台镂空形状相同,在小端穿过所述支撑台镂空部位后大端抵接于所述支撑台。
优选地,所述出料斗内表面均为光滑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均为包裹有过滤纱布的过滤网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均为可更换式。
优选地,所述转轴中间部与所述压榨室中间部对应设置,所述进料斗设置于所述压榨室中间部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压榨室上方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观察窗关于所述压榨室中间部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华瑶族自治县潇水源油脂有限公司,未经江华瑶族自治县潇水源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73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压机
- 下一篇:用于茶油加工的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