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冷U型连铸大包下渣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8253.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9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卿志明;聂高升;曹银波;骆军;施松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巨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B22D2/00;B22D4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冷 型连铸 大包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连铸渣控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风冷U型连铸大包下渣检测装置,包括半圆环形安装座和U型通风管;所述U型通风管对称安装在半圆环形安装座的两端;所述半圆环形安装座两端与U型通风管的连接处开设有气流腔;所述U型通风管的两端设有相连通的导流腔;所述气流腔和导流腔连通形成循环气流通道,所述气流腔包括冷风腔和热风腔;所述冷风腔位于热风腔的上方。该风冷U型连铸大包下渣检测装置,通过在半圆环形安装座上设置冷风腔和热风腔,并用U型通风管将冷风腔和热风腔连通,使冷空气能够流通中吸收线圈的热量,成为热风排出,结构简单,实现了降温效果的目的,使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连铸渣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冷U型连铸大包下渣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连铸的下渣控制是钢铁生产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提供高质量高纯度钢铁产品的保障,当前流行的连铸大包下渣检测方法,通常有电磁检测法、振动检测法和超声检测法,振动检测法由于其检测准确度的局限很少采用,而比较普遍的方法是电磁检测法。
现有技术中电磁检测法大多将检测传感器埋设在钢水容器和流柱通道的耐火设施中,容易受到高温侵蚀的影响,一旦需要更换检修此类器件必须对主体设备的耐火设施进行破拆,造成物料消耗和备品备件的损失,以及人员劳动强度的增加,并且必须进行冷却后才可进行拆卸,导致拆解检修过程比较漫长,时间成本非常高,故而提出一种风冷U型连铸大包下渣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U型连铸大包下渣检测装置,具备降温效果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磁检测法大多将检测传感器埋设在钢水容器和流柱通道的耐火设施中,容易受到高温侵蚀的影响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上述降温效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冷U型连铸大包下渣检测装置,包括两个线圈组件,还包括半圆环形安装座和两个U型通风管;
所述半圆环形安装座内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冷风腔、导线腔和热风腔,所述冷风腔、导线腔和热风腔的两端均开口;
所述线圈组件通过U型通风管卡合在半圆环形安装座的两端,形成U字型,所述U型通风管和半圆环形安装座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U型通风管两端开口处与冷风腔和热风腔连通;
所述半圆环形安装座的上表面还设有与冷风腔连通的进风管,所述半圆环形安装座的下表面设有与热风腔连通的出风管;
所述进风管、冷风腔、U型通风管、热风腔和出风管相连通形成气流通道;
所述圆环形安装座上还设有与导线腔连通的导线管,所述线圈组件外接的导线穿过导线管和导线腔与线圈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回形骨架和缠绕在回形骨架内的线圈,所述回形骨架与半圆环形安装座和U型通风管连接形成的安装空间相匹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线圈分别为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用于检测连铸大包中钢流的磁场变化。
优选的,所述半圆环形安装座上还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用于和机械手臂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U型连铸大包下渣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巨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巨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8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淀粉搅拌装置
- 下一篇:快速密封砂浆抗渗试件的抗渗试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