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火加强型外保温墙板及其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9225.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3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姚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峰筑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晁璐松 |
地址: | 1012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火 加强型 保温 及其 连接 结构 | ||
一种新型防火加强型外保温墙板及其连接结构,涉及建筑墙板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位于室外一侧的外保护墙板,位于室内一侧的内加强墙板,及设置在外保护墙板和内加强墙板之间的保温层;保温层的两端部超出内加强墙板;外保护墙板内设有外板筋,内加强墙板内设有内板筋,内加强墙板的至少一个端部预埋有加强型钢连接件;内加强墙板包括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及拉结筋,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其中竖向钢筋的至少一端、伸出内加强墙板的端面;包裹在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之间;外保护墙板、保温层和内加强墙板三者之间通过连接在内板筋和外板筋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外保温墙板湿作业多,防火性能差,耐久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板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防火加强型外保温墙板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按照国家规定,保温层其设计寿命不超过25年,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50年以上,保温层耐久性差,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年限。目前保温外墙开裂、脱落等事故屡见不鲜,更严重的是,火灾层出不穷,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目前节能外墙的主要施工方式为主结构墙+外贴保温板+薄水泥砂浆抹灰外墙,但是现有节能外墙的施工方式存在湿作业多,防火性能差,耐久性差的缺陷。
还有的节能外墙的施工方式为预制混凝土墙板,采用了组合式连接技术,可有效提升水平缝处的抗剪、抗弯性能,但是该技术采用钢结构连接件焊接工艺时,相应的三明治外保温墙板的外保温容易着火,造成施工安全隐患,且外保温为有机材料,有可能承受过大局部压力,造成变形,进而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合格。存在,而且容易导致耐久性下降。如何找到一种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保温效果好、有效实现施工期间防火成为工程面临重要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防火加强型外保温墙板及其连接结构,解决现有外保温墙板湿作业多,防火性能差,耐久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防火加强型外保温墙板,包括位于室外一侧的外保护墙板,位于室内一侧的内加强墙板,及设置在外保护墙板和内加强墙板之间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两端部超出内加强墙板;所述外保护墙板内设有外板筋,所述外板筋为钢筋或FRP筋;所述内加强墙板内设有内板筋,所述内板筋为钢筋或FRP筋,所述内加强墙板的至少一个端部预埋有加强型钢连接件;所述内加强墙板包括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及拉结筋,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其中竖向钢筋的至少一端、伸出内加强墙板的端面;所述加强型钢连接件竖向间隔设置/竖向贯通设置,包裹在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之间;所述外保护墙板、保温层和内加强墙板三者之间通过连接在内板筋和外板筋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的两端部设有局部附加防火层,所述局部附加防火层的一端嵌入保温层内,并与保温层或内加强墙板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局部附加防火层呈一字形或L形或T形。
进一步,所述局部附加防火层为金属板层、无机防火板层、无机与有机结合的防火板层、或者上述的组合。
进一步,所述局部附加防火层内设有钢筋网片或者FRP网片或者两者组合的网片。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在外保温墙板至少一端面的自就位凹槽或定位键。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外保温墙板上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下口位于外保温板的下端面,上口位于外保温板的侧面。
进一步,还包括竖向贯通开设在外保温墙板内的内混凝土浇筑孔。
根据所述的新型防火加强型外保温墙板的连接结构,相邻两加强型外保温墙板上、下对接,对接处、两内加强墙板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外浇筑模板,对接处、两局部附加防火层对接形成内浇筑模板,内、外浇筑模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且对接处、两加强型钢连接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峰筑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峰筑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92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