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力输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9874.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9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普兰能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34 | 分类号: | B65G53/34;B65G53/52;B65G53/06;B65G5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力输灰装置,属于气力输灰技术领域,包括风机和灰库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气管,气管的前端连接有缓冲仓,缓冲仓的上端连接有储料仓,缓冲仓的外侧与灰库体连通,灰库体的上端连接有除尘器,输灰管和耐磨弯头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支撑座,固定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扣环,固定扣环与固定支撑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输灰管的内侧设置有内置缓冲垫,输灰管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缓冲垫和防护套管的配合使用,减少输灰管的内部磨损和外部老化,有效保护输灰管,延长输灰管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通过固定支撑座、固定扣环和固定螺栓的配合使用,提高输灰管在输灰过程中的稳定性击,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力输灰装置,属于气力输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力输灰又称气流输送,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颗粒状物料,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气力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作水平的、垂直的或倾斜方向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还可同时进行物料的加热、冷却、干燥和气流分级等物理操作或某些化学操作。与机械输送相比,此法能量消耗较大,颗粒易受破损,设备也易受磨蚀。含水量多、有粘附性或在高速运动时易产生静电的物料,不宜于进行气力输送。
现有的气力输灰装置输灰管耐磨性差,容易磨损和老化,更换成本高,使用寿命短,同时输灰稳定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气力输灰装置,通过内置缓冲垫和防护套管的配合使用,可以减少输灰管的内部磨损和外部老化,有效保护输灰管,延长输灰管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通过固定支撑座、固定扣环和固定螺栓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输灰管在输灰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内部能量冲击,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气力输灰装置,包括风机和灰库体,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缓冲仓,所述缓冲仓的上端通过下料管连接有储料仓,所述储料仓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下料管连接的闸板阀,所述缓冲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输送泵,所述缓冲仓的外侧通过若干个输灰管和耐磨弯头与所述灰库体连通,所述灰库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除尘器,所述输灰管和所述耐磨弯头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支撑座,所述固定支撑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输灰管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扣环,所述固定扣环与所述固定支撑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输灰管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内置缓冲垫,所述输灰管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缓冲仓的底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有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固定支撑座上与所述耐磨弯头的连接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螺栓配合使用的螺栓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所述气管和所述输灰管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闸板阀与所述储料仓、所述下料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管与所述风机、所述缓冲仓为密封连接,所述输灰管与所述缓冲仓、所述耐磨弯头为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弯头为直角弯曲结构,所述固定支撑座与所述耐磨弯头的连接处为直角弯曲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所述输送泵和所述除尘器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内置缓冲垫和防护套管的配合使用,可以减少输灰管的内部磨损和外部老化,有效保护输灰管,延长输灰管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普兰能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未经纽普兰能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9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