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热管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1248.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6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广;刘士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18 | 分类号: | F28F1/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热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热管散热结构,在传热管的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沿传热管的长度方向间距排布;所述散热翅片与传热管为一体式结构,散热翅片是在传热管外壁上进行铲削形成的;在每个散热翅片上还分别设置有窗口和子翅片,子翅片与窗口内壁连接;所述子翅片和窗口是通过一次铲削形成的,去除材料的部分形成窗口,被铲起的金属实体形成子翅片。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翅片是在传热管外壁上利用铲刀进行铲削形成的,彻底消除接触热阻,大幅度提升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热管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空调冷凝器大多为管片式结构,传热管上设置有散热翅片,传热管为铜管,翅片为铝翅片,传热管与翅片之间是采用胀管连接,冷凝器两端采用弯管与穿过翅片的直传热管通过钎焊连接在一起,形成密封流道,制冷剂经入口主管进入,由出口主管流出,实现制冷剂与空气的换热。
这种胀管式散热器由于工艺限制需要做成类方形,适合胀管头插入铜管,才能使得铜管和翅片之间张紧接触,同时由于接触热阻的原因,会使传热性能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传热管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传热管散热结构,在传热管的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沿传热管的长度方向间距排布;所述散热翅片与传热管为一体式结构,散热翅片是在传热管外壁上进行铲削形成的;
在每个散热翅片上还分别设置有窗口和子翅片,子翅片与窗口内壁连接;所述子翅片和窗口是通过一次铲削形成的,去除材料的部分形成窗口,被铲起的金属实体形成子翅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热管是截面为矩形的方扁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热管内具有流道,以供空调制冷液流过。进一步的说,传热管内具有4条流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窗口为矩形,子翅片也为矩形,子翅片顶边与窗口的顶边连接为一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散热翅片上优选为设置两对窗口和子翅片。
所述的传热管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是:
步骤一:铝合金棒料挤拉成型,形成方扁管,方扁管的待加工(铲削)面要预留出足够的壁厚余量,以便后续铲削制作散热翅片和子翅片。
步骤二:首先在方扁管上进行一次铲削,形成子翅片和凹槽,所述凹槽是子翅片被铲起后形成的缺省材料区域;然后进行二次铲削,形成散热翅片,散热翅片被铲起后,所述凹槽正好形成镂空的窗口。
步骤三:按照步骤二的铲削方式,在方扁管上沿其长度方向逐一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翅片是在传热管外壁上利用铲刀进行铲削形成的,彻底消除接触热阻,大幅度提升散热性能。
2、在每个散热翅片上分别设置有窗口和子翅片,所述子翅片和窗口是通过一次铲削形成的,去除材料的部分形成窗口,被铲起的金属实体形成子翅片。一方面,窗口形成横向(传热管长度方向)气流通道,从而增加了散热翅片之间的空气流动性,有利于热量的散出;同时,另一方面,散热翅片的窗口并非采用完全去掉材料的方法形成,而是采用铲削形成的,去除材料的部分形成窗口,被铲起的金属实体形成子翅片,因而整个散热翅片的面积并没有减小,反而散热面积有所增加:即子翅片的3个侧面以及窗口的3个侧面为铲削后新增加形成的散热面,因此,散热面积增加也会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传热管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热管散热结构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12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