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验科用血液混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2136.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3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曲良斌;能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B01F15/00;G01N1/38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加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血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血液混摇装置,包括底座、环形槽、驱动电机、驱动转轴和混摇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底座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摇机构,所述混摇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与驱动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环形槽、驱动电机、驱动转轴和混摇机构相互配合,实现了自动化程度高的效果,无需人工手工摇匀,省时省力,极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混摇效果好,保障了血液标本的均匀性,有效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验科用血液混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疾控中心等医疗单位,为了取得准确的血液分析检测结果,在血液检测前需要将血液标本充分混匀,传统的混匀方式,是手工摇匀,自动化程度较低,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当集中体检或医院检测量大时,容易导致医务工作人员工作量非常大,从而容易造成血液标本的均匀性会受到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科用血液混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用血液混摇装置,包括底座、环形槽、驱动电机、驱动转轴和混摇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底座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摇机构;
所述混摇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与驱动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贯穿环形槽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滚珠,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侧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左侧板,所述右侧板左侧顶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转轴,所述第一支撑转轴的左端贯穿轴承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试管架,所述试管架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转轴,所述第二支撑转轴的左端贯穿左侧板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左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且对应齿轮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贯穿滑槽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顶板底部且位于滑槽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滑块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珠的底部与环形槽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转轴与左侧板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条与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环形槽、驱动电机、驱动转轴和混摇机构相互配合,实现了自动化程度高的效果,无需人工手工摇匀,省时省力,极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混摇效果好,保障了血液标本的均匀性,有效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中:1底座、2环形槽、3驱动电机、4驱动转轴、5混摇机构、501底板、502支撑腿、503滚珠、504右侧板、505左侧板、506轴承、507第一支撑转轴、508试管架、509第二支撑转轴、510齿轮、511顶板、512滑槽、513滑杆、514滑块、515齿条、516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未经陈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2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墩柱导向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相控阵和TOFD双探头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