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水套装置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2174.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8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梁青华;崔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卡多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4 | 分类号: | F02F1/14;F02F1/40;F02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装置 | ||
1.一种发动机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单元、缸垫单元、缸盖单元;
所述缸体单元包括:缸体水套(100);
所述缸垫单元包括:缸垫上冷却水通道(200);
所述缸盖单元包括:缸盖下层水套(300)、缸盖上层水套(400);
所述缸体水套(100)包括:缸体水套入水口(110)、缸孔周围环形水套(120);
所述缸体水套入水口(110)设置于缸孔周围环形水套(120)上;
所述缸孔周围环形水套(120)包括:缸体进气侧水套(180)和缸体排气侧水套(190);
所述缸垫上冷却水通道(200)包括:第一缸垫过水孔(210)、第二缸垫过水孔(220)以及第三缸垫过水孔(230);
所述缸盖下层水套(300)包括:缸盖下层水套入水口(310);
所述缸盖下层水套入水口(310)设置于缸盖下层水套(300)的前端;
所述缸盖上层水套(400)包括:缸盖上层水套入水口(410);
所述缸盖上层水套入水口(410)设置于缸盖上层水套(400)的前端;
所述缸垫上冷却水通道(200)和缸体进气侧水套(180)、缸体排气侧水套(190)分别相连;
所述缸体进气侧水套(180)与缸盖下层水套入水口(310)连接,所述缸体排气侧水套(190)与缸盖上层水套入水口(410)相连;或者
所述缸体进气侧水套(180)与缸盖上层水套入水口(410)连接,所述缸体排气侧水套(190)与缸盖下层水套入水口(3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水套入水口(110)和缸体排气侧水套(190)连接,所述缸体水套入水口(110)和缸体排气侧水套(190)的连接方向为切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插入物(130)、后端插入物(140);
所述前端插入物(130)设置在缸孔周围环形水套(120)中的前端;
所述后端插入物(140)设置在缸孔周围环形水套(120)中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插入物(130)采用橡胶棒;
所述后端插入物(140)采用橡胶棒;
所述前端插入物(130)的顶部,中部与底部皆留有前端水流通道单元;
所述后端插入物(140)的顶部,中部与底部皆留有后端水流通道单元;
所述前端水流通道单元包括:第一前端水流通道(131)、第二前端水流通道(132)、第三前端水流通道(133);
所述后端水流通道单元包括:第一后端水流通道(141)、第二后端水流通道(142)、第三后端水流通道(1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缸体水套(100)采用开放式结构;
所述缸体水套(100)包括:分模线(170);
所述分模线(170)设置在缸体水套(100)中间位置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缸体水套(100)包括:缸体鼻梁区(150);
缸体单元包括:多个缸孔;
所述缸体鼻梁区(150)设置于任意相邻两缸孔之
间;所述缸体鼻梁区设置有冷却水通道(1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通道(160)采用V型钻孔,两级阶梯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下层水套(300)和缸盖上层水套(400)仅在出口位置附近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卡多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里卡多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21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扶梯人行道装饰固定结构
- 下一篇:适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