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气液分离的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4785.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5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本勇;霍志亮;叶绍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派格工业智能装备(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F15B21/041;F15B21/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气 分离 油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气液分离的油箱,包括油箱,油箱顶面设有回油口,一侧设有液压泵吸入口;所述油箱内部设有回油管路、气液分离筒罩和变径连接口,变径连接口呈圆锥形罩状;所述回油管路一端穿过回油口,另一端与变径连接口的大口端连接;所述变径连接口小口端与气液分离筒罩的内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筒罩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孔,底面设有出油口,出气孔位于液压泵吸入口上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气液分离的油箱,采用气液分离筒罩,可将回油的气泡和液体完全分离;采用空气过滤器对分离的气泡吸收过滤,减少空气污染;液压泵吸入口采用为斜口状,防止气体吸入影响液压回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具体涉及一种可气液分离的油箱。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大部分为开式系统,液压油与空气直接接触;初次使用加油时,由于液压油在进入液压油箱和管系时与空气混合,使得一些空气进入液压系统,正常运行时,系统回油管口设计不合理或油箱油位过低,导致回油管口高于液面,
使得液压油与空气混搅相溶,在补油、清洗滤器、检修或更换液压泵、液压阀件及管系等设备时不能完全驱气均会导致空气混入。
气泡对液压系统的危害巨大,为了分离液压系统中的气泡,常规油箱中间设置了隔板将吸油区和回油区分开,同时,为了减少气泡进入液压系统,油箱中的液压泵吸入口和回油口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油箱往往设计的很大,导致占用空间大,制造、运输成本高,初始运行时需要加入更多的液压油,气温低时需要更长时间来加热液压油,能耗高,启动速度慢等一系列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气液分离的油箱,可将气泡和液体完全分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气液分离的油箱,包括油箱,油箱顶面设有回油口,一侧设有液压泵吸入口;所述油箱内部设有回油管路、气液分离筒罩和变径连接口,变径连接口呈圆锥形罩状;所述回油管路一端穿过回油口,另一端与变径连接口的大口端连接;所述变径连接口小口端与气液分离筒罩的内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筒罩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孔,底面设有出油口,出气孔位于液压泵吸入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顶端连接有空气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变径连接口小口端沿着气液分离筒罩的内壁切向方向与气液分离筒罩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筒罩下方连接有支脚;所述气液分离筒罩内部位于出气孔正下方连接有防冲击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吸入口位于油箱内部一端为斜口状,液压泵吸入口位于油箱内部部分的上端母线长于下端母线。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焊接在油箱底部,所述空气过滤器和回油管路均可拆卸连接在油箱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防冲击挡板通过螺栓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油箱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气液分离的油箱,采用气液分离筒罩,可将回油的气泡和液体完全分离;采用空气过滤器对分离的气泡吸收过滤,减少空气污染;液压泵吸入口采用为斜口状,防止气体吸入影响液压回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气液分离的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11、回油口;12、液压泵吸入口;2、回油管路; 3、气液分离筒罩;31、出气孔;32、出油口;33、支脚;34、防冲击挡板;4、变径连接口;5、空气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派格工业智能装备(南通)有限公司,未经西派格工业智能装备(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4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接式接头装配工具
- 下一篇:节水灌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