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架型支架结构LED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5075.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5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谭海麟;冯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郭元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支架 结构 led | ||
一种框架型支架结构LED,它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它包含框架型铜材承载片、封装体、芯片固定区,框架型铜材承载片内设置有封装体,封装体内部设置有芯片固定区,以该实用新型一种框架型支架结构LED,可使小间距商业显示屏的贴片效率、对比度和稳定性大幅度提升,小间距商业显示屏由于它的显示像素非常多,对显示器的稳定性和成本有非常苛刻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型结构Mini LED显示器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对小间距显示屏在商业显示市场有更广泛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型支架结构LED。
背景技术
目前小间距显示屏主要使用的是 PCB承载型的贴片发光二极管,业内称 CHIP1010和外包脚 TOP型 1011。两款器件有很多缺点,CHIP1010防湿性能差、器件制造工艺的稳定性不易控制,产品的性能不是很稳定。TOP1011因外包脚工艺导致平整度差。随着小间距显示屏市场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显示屏逐步进入商业显示市场,对整体显示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一种品质更为稳定的小间距屏显示器件。
CHIP1010是PCB承载型的贴片发光二极管,PCB承载型的贴片发光二极管是直接在PCB上模压胶饼成型,这种封装形式的密封完全靠模压胶和PCB胶之间的接合力。加上封装尺寸较小,造成外界湿气和封装体内的晶片焊接点很近,容易造成湿气进入封装体内部造成器件失效。CHIP1010在制造过程中的切割工艺由于器件尺程太小,切割应力容易造成晶片焊点松动,增加了产品失效的风险。PCB承载型的贴片发光二极管的封装需要制造厂商新增价格昂贵的设备,在成本上也不利于小间距商业显示屏的推广。TOP1011是采用铜材外包脚,因铜材折弯时的进度和应力等,造成器件引脚高低不平,导致贴片存在虚焊等失效风险,铜材外包脚型器件在贴片效率低,在显示效果和成本上不利于小间距商业显示屏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框架型支架结构LED,该实用新型适合小间距显示屏的批量化推广,小间距商业显示屏的密度非大,是传统显示屏25倍,对器件的平整度、稳定性和成本有非常高的要求,框架型结构Mini贴片发光管可以做到低成本和品质稳定,对小间距显示屏的市场推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框架型铜材承载片1、封装体2、芯片固定区3,框架型铜材承载片1内设置有封装体2,封装体2内部设置有芯片固定区3。
进一步的,所述的芯片固定区3由隔离带31分为多个区域,隔离带31包含第一隔离带311、第二隔离带312和第三隔离带313,第一隔离带311、第二隔离带312和第三隔离带313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第一隔离带311上设置有公共阴极4和蓝光阳极5,第二隔离带312上设置有公共阴极4和绿光阳极6,第三隔离带313上设置有红光阳极7。
进一步的,所述的框架型铜材承载片1采用(0.25~0.5)mm厚度的C194铜材,采用独有的蚀刻工艺,铜材承载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延展性,且蚀刻工
艺可以很好地保证铜材框架的精确度,同时采用特定的高强度和收缩性小的环氧树脂,调配具有亚光性能的扩散粉和黑色色剂进行模压成型,杜绝了湿气进入到封装体2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蚀刻工艺可分为两种,①曝光法:依设计图纸备料—清洗材料—烘干—涂布—烘干—曝光—显影—烘干—蚀刻—脱膜—OK,②网印法:备料—清洗材料—丝印—蚀刻—脱膜--OK,蚀刻工艺是传统冲压工艺技术的延伸,可以替代冲压工艺解决不了的产品设计生产问题,而且传统冲压模具都是比较昂贵的,一旦确定了模具不可更改,只能重新开模,会造成模具的浪费,而蚀刻工艺则很好的解决冲压模具解决不了的工艺问题,如模具可以随时更换、设计,且成本低,可控性好,给设计人员提供更广阔的设计调整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框架型铜材承载片1采用全黑色设计,封装体2采用黑色亚光胶体,该设计在贴片效率和对比度上也非常适合小间距屏的核心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5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热水源
- 下一篇:一种用于焊管的减震式可换口径的平头倒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