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6683.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1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谭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伟亮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40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通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外套管、匀水管、内通管、止回垫、密封圈和槽管,所述外套管为钢制的轮廓呈圆柱形管状结构,所述外套管的一端轮廓呈漏斗形,所述外套管呈漏斗形的弧面上开有泄水孔,所述外套管背向其轮廓呈漏斗形部分的一端的外圆上设有外螺纹座,所述内通管与外套管同样为钢制的轮廓呈圆柱形管状结构,所述内通管的一端轮廓呈漏斗形,所述内通管的漏斗形结构上还设有入管,所述外套管与内通管同时与槽管连接,所述槽管呈为两侧连通的圆形筒状结构,所述槽管上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圆部分上设有若干组轮廓呈圆环形的凸起。该消化内科用通便器,输水均匀拆卸方便,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化内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指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在实际医疗过程中会频繁遇到患者大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从而而带来便秘、大便干结甚至嵌顿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给患者带来病痛,随之时间的累积将会引起其他更加严重的疾病并发。
为了降低患者排便的难度往往会让患者食用油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在必要时采用灌肠的方式辅助排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外套管、匀水管、内通管、止回垫、密封圈和槽管,所述外套管为钢制的轮廓呈圆柱形管状结构,所述外套管的一端轮廓呈漏斗形,所述外套管呈漏斗形的弧面上开有泄水孔,所述外套管背向其轮廓呈漏斗形部分的一端的外圆上设有外螺纹座,所述内通管与外套管同样为钢制的轮廓呈圆柱形管状结构,所述内通管的一端轮廓呈漏斗形,所述内通管的漏斗形结构上还设有入管,所述外套管与内通管同时与槽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槽管呈为两侧连通的圆形筒状结构,所述槽管上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圆部分上设有若干组轮廓呈圆环形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槽管内部开有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相邻的槽管的部分夹持固定内通管,所述外套管位于内通管外侧,所述外套管通过外螺纹座和管壁螺纹与槽管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槽管内部设置有管腔,所述外套管和内通管的夹层之间设置有匀水管,所述匀水管上开有轴向贯穿其内壁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匀水孔,所述外套管内部设置有止回垫。
优选的,所述止回垫与挤压缘和止回缘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挤压缘部分位于管腔内部,所述止回垫位于外套管内部,所述止回缘的内侧边缘紧贴着内通管的外圆部分。
优选的,所述止回垫为柔性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外套管与止回垫相邻的部分将挤压缘压在管腔的环形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消化内科用通便器,止回垫起到了避免输入患者肠道内温水回流将污物带回的问题,可避免患者肠道内的污物污染输水袋中的净水;外套管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更换止回垫时可通过旋出外套管的方式将外套管卸除,随后将匀水管和内通管一并抽出更换套在内通管上的止回垫,更换过程简单操作方便,锥形的外套管有利于塞入病人的肠道内部,有利于降低排便时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匀水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通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止回垫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伟亮,未经谭伟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66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板装置的采矿掘进机
- 下一篇:一种容器瓶口密封结构